[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扩底钻头无效
申请号: | 91233406.1 | 申请日: | 199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0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銮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26 | 分类号: | E21B10/26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3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扩底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桩扩底钻头,属于建筑施工钻头的改进。
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扩大灌注桩孔底部直径的方法,来增大灌注桩底面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单桩的承载能力和抗拔能力。现有的灌注桩用扩底钻头已有多种形式,但大多数结构复杂、造价高,且由于强度及其他因素,只能在粘土层、砂层及在泥质页层岩石中进行扩孔,而在一些需要在岩石中进行扩孔的场合,这些扩底钻头就无法使用,扩孔机械发挥不了作用,使扩孔工作较难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大、性能可靠的灌注桩扩底钻头。
在上述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入岩层进行扩孔切削工作的扩底钻头。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其由轴杆(1)、若干条均匀分布的带刀刃的刀杆(2)、连杆(3)、外筒体(4)及内筒体(5)组成,其中轴杆(1)上端部设有用于与钻机的钻杆相连接的钻接头(11),中下段带有一截外径稍细的导杆(12),其外套有弹簧(13),轴杆(1)下段为与其分体的顶杆(14),其套在导杆(12)外,在弹簧(13)的下方,顶杆(14)下端部设置有耐磨体(15);刀杆(2)上端与轴杆(1)上部铰接,下部通过连杆(3)与顶杆(14)铰接;外筒体(4)与轴杆(1)上部固定连接,其侧壁在与刀杆(2)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供其伸出的槽;内筒体(5)与顶杆(14)固定连接,它与外筒体(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向键(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扩底钻头通过钻接头(11)安装在钻杆上,降下钻杆使钻头直落已钻直身孔底部,当顶杆(14)的耐磨体(15)顶住孔的底平面时,若钻机继续加压时,则轴杆(1)带着外筒体(4)向下移动,而顶杆(14)及内筒体(5)只是旋转不再钻进,这样,刀杆(2)受到顶杆的反力逐渐张开并伸出外筒体(4),从而不断切削四周孔壁,直到刀杆(2)张开到最大位置即完成扩孔工作。此过程中,弹簧(13)被压缩蓄能。扩孔完毕体提升钻杆时,刀杆在弹簧(13)的回复力作用下自动收回外筒体内,使钻头得以顺利退出,从而完成整个扩孔过程。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将刀杆(2)上的刀刃间断排布,且相邻刀杆上的刀刃排布位置相错开。这种刀刃交错排列的结构形式,可充分利用岩石受压、受剪性能的差别,使刀杆切进时切削力减少,从而保证在不增加原动力的前题下能在中风化层中顺利切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轴杆和顶杆同时加力在力杆的上部及下部,刀杆支力合理,结构强度大,切削力大。
2.外筒体长度适中,且内、外筒体相套的结构保证了钻进及扩孔的垂直度。
3.弹簧自动蓄能,自动收刀作用,避免了卡钻现象。
4.刀杆刀刃间断、相错排列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切削抗力,保证了在中等风化岩层中的钻进,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3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