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材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100179.7 申请日: 1992-01-03
公开(公告)号: CN1073907A 公开(公告)日: 1993-07-07
发明(设计)人: 黄进禄;纪正贤 申请(专利权)人: 黄进禄;纪正贤
主分类号: B29C67/20 分类号: B29C67/2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齐曾度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泡 成型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成形材之制造方法,是提供一种发泡成形材料的快速且能节省能源之经济制造方法。

按目前常见之发泡成型材之制造方法,其制造流程请参阅图5所示,其步骤如下:

(A)-混合(将发泡原料、发泡剂、架桥剂等原料以适当比例混合)。

(B)-搅拌(将混合料反覆搅拌,使各原料能散布均匀)。

(C)-出片(将搅拌后之混合料以出片机制成预定厚度之未发泡片状体)。

(D)-加压加热发泡(使片状体发泡成为厚发泡材料板)。

(E)-裁劈(将厚发泡材料板裁劈为适当大小倾斜度之材板)。

(F)-冲截黏贴(将材料板以刀模裁切成预定尺寸形状,并加以贴合)。

(G)-磨边(将周缘加以研磨成适当凹凸及弯曲度)。

(H)-成型(置入模具内加热加压再冷却以成型)。

然而以此制造方法成型发泡有下列缺点:

1.其制造流程冗长(约3天),生产速度慢,颇费工时,又占空间。

2.人工需求及成本较高,于此劳工普遍不足的今日,实为一大缺陷。

3.于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碎屑(约40~50%),致原料利用率低,且易堆积如山,造成垃圾公害,环保污染。

4.磨边过程中产生之粉尘,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作业者之健康。

另外尚有一种较进步之发泡成型方法(如台湾79105014号专利案),其制造流程请参阅图6所示,系将发泡材料依适当配方加以混合搅拌,然后利用挤出机加温至100℃挤出成粒状原料,再置入注射成型机加温至130℃~140℃制出一未发泡、体积为成品0.6~0.7倍大小之雏型,然后,再将该雏型置入油压成型机内如成品大小之模具中,开模以热至180℃数分钟后,再通入冷气冷却数分钟,开模以取出发泡成品;虽然此种制造方法,已具简化流程、增快生产速度、避免废料及造成污染之功效,然其流程中数次加温降温,加温、降温过程中一上一下温度差距大,以致甚为耗时及浪费能源,又需先制成雏型再置入油压成型机内进行发泡,而此过程得以人工为之,致仅属半自动,影响生产速度,致仍不符合经济效益及产业价值,况雏形较油压成型机之模具模腔为小,致置入后因偏移及受热不匀(外缘温度较高),故会产生颇多发泡密度不均及缺角之情况,因而废品颇多,一则品质不良(不良率约为50%以上),再则颇不经济,延误生产期,而有再改良之必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十数年从事发泡成型制做及机器设计之经验,潜心加以研究,并历经长时间之改良设计,而终于发明出此一发泡成形材之制造方法。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成形材之制造方法,藉于发泡成型过程中加以简化,无需制造雏型之过程,以达缩短发泡时间、简化人工作业及达全自动生产过程之产业价值。

本发明之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成形材之制造方法,并于各制造过程中渐次提升温度,而无需降温再加温之情况,以达节省能源电力之经济效益。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成形材之制造方法,藉助注射成型模为多层式之装置,一次可成型十数双以上的成品,以达大量生产,而较惯用者有数倍之生产速度。

图式之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制造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机械之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多层模具之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层模具之上视图。

图5为惯用发泡成型方法之实施例流程(1)。

图6为惯用发泡成型方法之实施例流程(2)。

请配合参阅图式所示,本发明系依制成品之功效、用途、特性,选择适当之发泡原料(醋酸聚氯乙烯(EVA)、橡胶、PE等)并混合适当比例填充剂、发泡剂、架桥剂等,再加以混合搅拌,送入注射成型机2之进料管5,而于该进料管5设有加温装置(可用油、水、电热等方式),藉助控制器6使进料管5内之发泡原料均匀加温并保持于软化但不发泡之温度(如EVA为95℃~105℃),而于注射成型机2之多层模具9于加压闭合后,由注射口8将该发泡原料注入多层模具9之模腔1内,该模腔1乃依发泡剂之多少,配合制做成成品之0.8倍以下的大小,且多层模具9本身亦设有加热装置(可用油、水、电热等方式),藉控制器6可使模腔1内之发泡原料加热并维持于发泡温度(如EVA为175℃~185℃),再经5-10分钟后迅速将多层模具9打开,模腔1内之发泡原料膨胀跳出,成为成品大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进禄;纪正贤,未经黄进禄;纪正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0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