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鲤鱼饲料添加剂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0219.X | 申请日: | 199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为民;李东升;张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75;A23K1/18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素霞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鲤鱼 饲料添加剂 制法 | ||
本发明是一种鲤鱼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对食用鲤鱼的需求,已有在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时投放各种饲料及其添加剂,以提高鱼的产量。现有的鲤鱼饲料添加剂如北京水产所的鲤鱼饲料添加剂,在混入饵料投放养鱼后,虽然可以提高鲤鱼的产量,可是在鲤鱼的成活率、增重倍数及饵料节约情况等方面还不理想。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鲤鱼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将此添加剂与普通饵料配合使用后,可以大幅度提高鲤鱼产量,大大节省饲料,降低养鱼的成本,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添加剂中各组份的含量差别较大,有的组份直接接触后可能产生质的变化,所以具体生产中,分别将矿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添加剂进行必要的处理之后,再按其配方所需用量进行混合添加使用。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选用10种饲料级化工原料,含13种有效添加成份加工成矿物质添加剂;再选用13种维生素原料进行特殊加工制成维生素添加剂;最后将制得的矿物质添加剂与维生素添加剂与饲料混合使用。
矿物质(无机盐)添加剂的制备,选用10种饲料级矿物质原料,添加100公斤鲤鱼配合饲料时其各组份的用量为:
硫酸亚铁 20-50g
硫酸锰 2-10g
硫酸锌 5-15g
碘化钾 0.05-0.10g
氯化钴 0.001-0.005g
磷酸氢钙 500-1500g
磷酸二氢钾 400-450g
氯化钠 100-200g
氯化镁 100-300g
具体制备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微量元素预混合。由于氯化钴、碘化钾、硫酸铜、硫酸锰等几种物质的添加剂量太小,若直接加入整个添加物中混合搅拌,很难使它们在添加剂中分布均匀,所以必须将它们进行预混合。即将氯化钴、碘化钾、硫酸铜、硫酸锰等几种物质按配方所需用量与少量的磷酸氢钙混合并置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待用;第二步是二次混合。即按照配方所需用量,将硫酸亚铁,硫酸锌、磷酸氢钙(扣除予混合时用量),磷酸二氢钾、氯化钠及氯化镁等混合置入搅拌机,使之与予混合后的微量元素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其均匀度应达万分之一以上。
维生素添加剂的制备也分两步进行。因为各种维生素之间往往存在着抗拮作用,即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反应,从而使效价降低甚至消失,对这一部份维生素则必须采用隔离物,使其不相互直接接触。由于各种维生素的化学性状不同,有的适合在酸性条件下存放,有的适合于碱性环境保存,因此将其分为两大类,将其适合在酸性环境保存的一类维生素用大豆粉作隔离物;将其适合在碱性环境保存的一类维生素则采用磷酸氢钙作隔离物。其后者称多维一号,前者称多维二号。维生素添加剂的制备选用13种原料,其100公斤鲤鱼配合饲料所需添加各组份的用量为:
VB120-30mg
VB250-150mg
VB61000-2000mg
烟酸 4000-9000mg
泛酸钙 200-600mg
生物素 100-200mg
氯化胆碱 50-150g
肌醇 20-60g
VC 2-8g
VE 10-50g
VK30.5-15g
VA 10-50万国际单位
VD35-15万国际单位
多维一号的制备:首先用氢氧化钠加入磷酸氢钙粉剂,标定其PH达到9-9.5作为隔离物,然后将VB、VB、泛酸钙、氯化胆碱、VK、VA、VD等几种维生素按其配方用量的比例分别单独与隔离物混合搅拌,然后再将各种包裹上隔离物的维生素混合搅拌即可;
多维二号的制备:首先用盐酸加入大豆粉中标定其PH值达到4-5后,再将按配方比例称量好的VB,烟酸,生物素,肌醇,VC等几种原料分别单独与其混合搅拌,然后再将已包裹上隔离物的各组份混合进行搅拌即可。
以上所制得的矿物质(无机盐)添加剂与维生素添加剂的多维一号与多维二号,使用时必须按照配方用量同时加入鲤鱼配合饲料中混合使用,方能达到予期效果。
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鲤鱼饲料添加剂用于网箱和池塘养鱼后,与使用北京水产所的鲤鱼饲料添加剂相比,鲤鱼增重倍数提高1-3倍,1公斤鱼节约饲料用量0.1-0.3公斤,产量增加30-40%。具体技术指标比较情况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0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挂车的载重汽车制动系统
- 下一篇:家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