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子血液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92100563.6 | 申请日: | 199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67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2 |
发明(设计)人: | 乔长义;吴鸿鹄;姚彦平;张涤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输血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兵器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化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量子 血液 治疗 | ||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紫外线辐射物理现象对人体自血回输的医疗器械。
该技术领域的已有技术,在1988年8月9日(申请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向中国专利局申请过“血液治疗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已于1990年10月17日授于专利权。专利号:88 2 09538.2,实用新型证书号:第46969号,其特征是由载物台、活动小车、电磁铁、石英玻璃容器、滚道、遮光装置、底架和侧壁构成,具有中央开口和框架的载物台与带有轴承的活动小车连为一体,活动小车两端横档上的铁芯杆与底架两端部的电磁铁连接,底架上开一大小与活动小车行程相适应的紫外线照射口。该已有技术只是采用人工控制血液的照射剂量和小车运动频率,没有实现自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代替人工控制,增加了对辐射到血液上紫外光线强度的探测功能,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能计算出血液所接收的紫外光辐射剂量-生物量。实现了用生物量自动控制仪器工作。
本发明是由单片机、定时器、程序存储器、掉电保护装置、数据存储器、显示器及操作键盘、报警装置、信号转换器、驱动器、运动装置以及一系列并行接口电路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严谨、性能稳定,在使用中探测系统可对血液接收的实际生物量进行测量,微电脑自动进行累加,直到血液接收的紫外线照射达到预定的生物量,微电脑自动控制仪器停止工作,而不受外界各因素影响,保证了临床良好的疗效。实现了小车运动频率自动化调整,由慢频率(40次/分)转换为快频率(60次/分)。本发明对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传统治疗方法,其社会效益及经济甚为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微电脑自控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图2表示掉电保护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表示定时器、报警装置和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4表示A/D模数转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表示显示器及操作键盘的电路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主程序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中断程序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8表示操作控制面板和功能键示意图。
图1中由提供操作时钟的定时器2,固化有单片机1的只读存贮器3,带有掉电保护装置4,并缓存各种测量数据的随机存贮器5,带有光敏传感器12和线性放大器11的A/D模数转换器10组合成信号转换器,又分别通过AB、DB、CB总线与单片机1连接,显示器及操作装置6、报警装置8、遮光装置14和光源15、驱动器17和运动装置18也分别用并行接口7、9、13、16与单片机1连接。
掉电保护装置4是由(图2)三极管V1,二极管V2、V3、V4、电阻器R1、R2、R3、和蓄电池B1组合成的。B1、5V的线端20、40分别与单片机1相接。当接通电源时,5V电压通过V2给随机存贮器(RAM)5提供工作电压,通过R3、V4给蓄电池E1充电,通过V2、R1向RAM5的读写控制线CE提供高电平。CPU1读取或写入RAM5中数据的控制信号是通过三八译码器21(图4),三极管V1R2产生的。在5V电源断开后,蓄电池E1立即通过V3向RAM5提供电压,并通过R1向RAM5的读写控制线CB提供高电平,以保护存贮在RAM5中的各种测量数据不被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输血研究中心,未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输血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0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宫内器械
- 下一篇:制备水解聚丙烯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