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0×60毫米立式连续铸钢机中的钢坯滑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1227.6 | 申请日: | 199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峰;刘万年;郭长福;王友庆;苗伟志;金鹤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棱县兴华钢厂;齐齐哈尔钢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强 |
地址: | 1522***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0 毫米 立式 连续 铸钢 中的 钢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立式连续铸钢机中适合于连续铸造小型钢坯的滑曳装置,特别涉及60×60毫米立式连续铸钢机中的钢坯滑曳装置。
在过去技术中,生产90×90毫米以上的立式连铸机中的滑曳装置一般是采用单向运动的棘轮装置,如US-4685506中所公开的滑曳装置。此装置的缺点是需要气动或液压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也极为繁琐。至于适用生产60×60毫米方型钢坯的棘轮装置,由于对60×60毫米的连铸机中的中间包和结晶器的对中精度达不到要求,国内外还未有见有报导适用于连续生产此小规格方坯的连铸机,故也没有关于此小型方坯的滑曳装置的报导。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研制了一种采用湿式摩擦片-弹簧组合式的滑曳装置,即动摩擦片、静摩擦片、弹簧等浸在机油中进行动作,结构极为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合于LL60×60毫米立式连续铸钢机的滑曳作用,具体结构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滑曳装置的结构简图及A-A剖图。其中:1.链轮,2.拉坯机本体,3.动力辊,4.静摩擦片,5.动摩擦片,6.弹簧,7.压力调节螺母,8.花键驱动轴,9.静摩擦片外壳,10.结晶器,11.引锭杆,12.传动链条,13.拉坯机可移动部分,14.从动辊,15.从动辊本体,16.端盖,17.滑曳装置部分,18.拉坯机部分。
图2是静摩擦片简图,由45号钢或40铬钢经淬火磨平。
图3是静摩擦片外壳图,铸钢件。
图4是动摩擦片简图,铸钢件。
图5是花键驱动轴简图,由45号钢或40铬钢,花键齿表面进行淬火。
动作原理如下:如图所示,弹簧6将力作用在摩擦片4和5上,形成摩擦阻力,在连铸生产准备时,引锭杆12被夹持在动力辊3和从动辊14之间。引锭杆12头部装入结晶器10下部。在连铸生产开始浇钢时,结晶器10也同时开始上下振动,此时不拉坯。结晶器10中的钢水与引锭杆12头部的螺栓凝结成一体。钢水在结晶器10中逐渐上升,受结晶器10的冷却,形成坯壳,此坯壳与结晶器10间有粘结现象即有阻力存在,此时不拉坯,引锭杆12处于静止状态,这样才能使坯壳与结晶器10形成相对运动,故避免了坯壳与结晶器10的粘结,防止了拉坯时拉断造成漏钢。此时,引锭杆12静止不动的力,即为上述的摩擦片间形成的摩擦力。当结晶器10中的钢水升到一定高度时,即动力辊在链轮1和花键驱动轴8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将引锭杆12拉出结晶器10,并逐渐过渡到拉连铸坯。由于动力辊3和动摩擦片5都装在一根花键驱动轴8上,所以此时动摩擦片5开始滑转。摩擦片间的阻力大小,可通过压力调节螺母7进行调节,使摩擦阻力大于坯壳和结晶器10之间的摩擦力同进又小于拉坯机的拉力。这样就可以使连铸生产由开始时的浇钢水平滑地过渡到拉出钢坯,形成连续铸钢,顺利地使60×60毫米方型钢坯连续生产。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如下:
1)结构简单、零件少,由于摩擦片是浸在机油中,故磨损很小,一般寿命可达半年,摩擦片的制造技术也十分成熟和简便。
2)滑曳装置调整后不用专人操作,定时注入机油即可。
3)动摩擦片与动力辊共装于一根花键驱动轴上形成一整体,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棱县兴华钢厂;齐齐哈尔钢厂研究所,未经绥棱县兴华钢厂;齐齐哈尔钢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1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单画面电视机具备画中画功能的装置
- 下一篇:墙壁静电喷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