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绑扎机无效
申请号: | 92101709.X | 申请日: | 199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承锦;陈斌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承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绑扎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钢筋工程中钢筋绑扎的钢筋绑扎机械装置。
钢筋绑扎主要出现在建筑、桥涵、道路、水利等工程施工和水泥预制构件厂生产中。在施工和生产中,绑扎钢筋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最通用的是一面顺扣操作法,该法的操作步骤是:将被切断的绑扎铅丝,在中间弯折180°弯,再将铅丝整理齐顺,使每根铅丝在操作时容易抽出,绑扎时,左手拿着一根或少量的铅丝靠近钢筋网绑扎的网点底部,右手拿着铅丝钩,食指压在钩前部,用钩尖端钩着铅丝底扣处,绕过钢筋网交点,紧靠铅丝开口,右手转动铅丝钩,绕铅丝拧转两至三周。从上面手工绑扎操作步骤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手工绑扎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和操作速度慢的不足。在实际的施工和生产中,往往有着大量的钢筋绑扎任务,这样就使得手工绑扎钢筋更显现出它的不足之处:(1)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很大;(2)操作速度很难进一步提高;(3)绑扎的速度和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4)在施工和生产中大量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手工绑扎钢筋网的施工进度往往成为制约整个建筑工期长短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1在于避免手工绑扎钢筋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持式、快速、自动绑扎钢筋的电动钢筋绑扎机械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2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目的1所述装置在绑扎钢筋时所专用的铁丝或其它金属丝。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内容说明实现的:
说明书附图图1提供了本发明装置的整机工作机构系统方框图,图中箭头所指整机工作过程方向,数字标注表示动作的先后次序,方框内字表示整机组成部分,三角框内字表示整机工作外部配合条件。该图便于对本发明装置构成的一般了解和对本发明内容说明的理解。
说明书附图图2提供了本发明装置的中心构件壳体的斜轴侧视示意图。该图便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和对说明的理解。
从总体上说本发明装置由执行机构、传动机构、原动机、电器控制部分、中心支架、握把和壳体组成。其中,执行机构由梭子盒、卡爪体和压紧体组成,传动机构由减速分机构、螺杆螺母分机构、齿条连杆分机构、拉杆分机构、推杆分机构、离合器与缠绕轴分机构组成,它们与电器控制元件、中心支架、握把被分别固定在壳体相应的位置上,在所要绑扎钢筋的配合下,来完成绑扎钢筋的任务。
构成本发明的中心构件是壳体,该壳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壳体,为说明方便按附图2所示,设定该壳体的壳内有左壳面、右壳面、上壳面、下壳面、前壳面和后壳面六个面,壳外有左壳面、右壳面、顶壳面、底壳面、前壳面和后壳面六个面。下述内容说明除特别指定方向外,均以此设定方向为基础。该壳体的前后两个壳面为壳体的前后壳盖。
构成本发明装置重要特征的是组成执行机构的梭子盒、卡爪体和压紧体,它们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绑扎钢筋的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承锦,未经高承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1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型凸轮容积变化装置
- 下一篇:不含硫磺和碳的安全烟花爆竹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