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喷式磁化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92101733.2 | 申请日: | 199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瞿斌;王成龙;袁财庆;李成岸;郑以荣;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斌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喷式 磁化 增氧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兼水质净化及防治水产物病害多功能多用途的水增氧机。目前用于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增氧机,无论是叶轮式、水车式、喷淋式,它们的缺点是:水底增氧效果差、结构笨重、噪声大、易损坏、有的易打伤鱼虾、使用受局限。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原发明“一种水增氧装置”,其申请号为:88108353.4和88220831.4。由于原发明水和气分别由三套增压轮完成,结构仍较复杂且出气轮在水压轮之下,由于水和气比重相差太大,难于产出大量空气与水混合,增氧量仍不很足;其二是:行走机构受影响因素大多,较难达到目的;其三是:功能单一,使用仍受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增氧效果显著、运转可靠、不伤鱼虾并兼有水质净化及防治水产物病害的多功能多用途的磁化增氧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有两种最佳结构形式,一种是由动力源连接空心轴,再由空心轴同时带动水气混压轮及压气轮;另一种是由动力源直接带动水气混压轮,由小电机带动压气轮。动力源起动后驱动大流量的水和空气同时在水气混压轮两叶片间的高压中充分混合,经磁化后由导流管高速喷入水底层并依靠水流作用,推动舵板带着导流管不断改变喷流方向,以扩大增氧面积。
本发明“混喷式磁化增氧机”是由动力源、漂浮系统、增压系统、喷射换向系统和磁化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典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典型实施例之一的原理结构图。
图2为图1H向视图即:导流换向和水气磁化原理结构图;
图3-A为图1水气混压轮原理结构图。
图3-B为图3-A水气混压轮原理结构图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第二种水气磁化原理结构图。
图5为图1第三种水气磁化原理结构图。
图6为典型实施例之二的原理结构图,
图中代号名称如下:
1-防雨罩 8-压气轮 15-下发兰盘
2-电机 9-进气孔 16-发兰体
3-螺栓 10-固钉 17-隔网
4-键 11-浮筒 18-进水口
5-上发兰盘 12-空心轴 19-导流板
6-铁丝 13-腔架 20-叶片
7-气窗 14-紧固栓 21-导流腔
22-螺钉 42-轮气口 62-通气管
23-轴瓦(承)架 43-轴气口 63-软管
24-端轴 44-隔气板
25-导流管 45-出气口
26-磁板 46-销钉
27-舵板 47-磁环
28-舵轴 48-磁芯
29-凸板 49-磁架
30-联轴器 50-密封套
31-定位销 51-线圈
32-支承架 52-右磁板
33-横杆 53-左磁板
34-伸缩杆 54-小电机
35-限位栓 55-升降轮
36-转舵杆 56-齿条
37-限位簧 57-气管
38-调位槽 58-螺帽
39-轴栓 59-潜水电机
40-联轴槽 60-轮轴器
41-叶轮轴 61-密封圈
动力源是由:防雨罩(1)、电机(2)或小电机(54)、潜水电机(59)组成。防雨罩(1)为伞形,通过等角分布的三支杆安装在电机(2)上。电机(2)选用立式安装电机,潜水电机(59)选用普通的或耐久性潜水电机,安装方式可垂直安装如图6所示,也可水平方向安装。动力源除采用电机外,也可采用柴、汽油发动机或其它动力装置均可。
漂浮系统是由:浮筒(11)、铁丝(6)及升降轮(55)、齿条(56)组成。浮筒(11)一般为园形或椭园形,在其中心位置设有园通孔如图6所示,也可从中心园通孔处向园外围开一同园通孔直径相同的槽如图1所示,以便安装并将整机漂浮于水面后用铁丝(6)将其固定在水塘中。图6所示的增氧机还可通过升降轮(55)和齿条(56)来调节增氧机在水中的喷水深度,若养殖池底是水泥或石头等硬底层,可省去漂浮系统而直接将潜水电机(59)放于池底即可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斌,未经瞿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1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