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预制板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2041.4 | 申请日: | 199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3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熊资聪 |
地址: | 10001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预制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心预制板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建造平房、低层楼房以及地下工程,多采用砖砌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楼板,这种结构型式重量大,占地面积多,抗震性能差,建筑工效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建筑工效快的空心预制板。该板是采用钢丝网片和钢筋做夹筋,湿砂作砂心,浇注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空心预制板包括墙体空心预制板和楼板空心预制板。墙体空心预制板是采用钢丝网片做夹筋与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制成在两层面板之间有多条支撑肋的空心结构,并在支撑肋之间设置有由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制成的连接板。另一种墙体空心预制板是在上述空心预制板的一层面板的两侧有向外伸出的悬挑板,并且两层面板四周均有伸出的钢丝网片。
楼板空心预制板是采用钢丝网片做夹筋与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制成在上、下两层面板之间有支撑肋的空心结构,其上层面板两侧边缘有伸出的钢丝网片,下层面板的外侧有凸缘,在支撑肋间配有受力钢筋。
利用上述空心预制板可建造平房、低层楼房或地下工程用房等。具体步骤为:
将墙体空心预制板就位,固定底边,然后利用两相邻空心预制板对接形成的空腔,配筋,在开口面支模,浇注混凝土,固化后形成墙柱,由此形成墙体,在墙板顶端连接片上配筋、支模、浇注圈梁,将相邻的楼板上层面板两侧伸出的网片连接、捆扎并抹面。形成一个由墙板、柱、圈梁、楼板浇注一起的受力结构。
当利用本空心预制板作填充墙或非承重墙使用时,利用空心预制板周边的连接件与梁柱、板焊接和捆扎,使墙板构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强,重量轻,隔音性能好,当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后,其保温和隔音性能更优越。
上述空心预制板用钢丝网片为市售品,水泥砂浆由水、水泥和中粗砂混合而成。其制造方法分述如下:
(一)墙体空心预制板的制造方法
在作业平台上放置边模,边模内水平放置钢丝网片,在该网片上沿纵向固定多条与它垂直的钢丝网片,在水平钢丝网片上浇注水泥砂浆,形成砂浆面板,但该面板四周的边缘不浇注水泥砂浆,露出钢丝网片,在垂直钢丝网片之间各固定预先制作的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连接板,并在垂直钢丝网片的两侧放模板,在模板与模板之间填湿砂作为砂心,浇注水泥砂浆,待砂浆稍硬,抽出模板,形成支撑肋,补填湿砂并刮平,然后固定钢丝网片,浇注水泥砂浆形成砂浆面板,但该面板四周的边缘不浇注水泥砂浆,露出钢丝网片,养护、成型、脱砂心即成。在制造过程中,当水平钢丝网片与它两侧的垂直钢丝网片连接边缘浇注水泥砂浆不露出钢丝网片1、2时即制成另一种结构型式的墙体空心预制板。
(二)楼板空心预制板的制造方法
在作业平台上放置边模,边模内水平放置钢丝网片,在该网片的两侧边缘沿纵向固定与它垂直的钢丝网片及钢筋,在水平钢丝网片上浇注水泥砂浆,形成砂浆面板,然后在垂直钢丝网片的内侧放置模板,在模板与模板之间填充湿砂作为砂心,浇注水泥砂浆,待砂浆稍硬,抽出模板,形成砂浆支撑肋,补填湿砂并刮平,然后固定钢丝网片及钢筋,浇注水泥砂浆制成砂浆面板,但该面板两侧的边缘不浇注水泥砂浆,露出钢丝网片养护、成型、脱砂心即制成楼板空心预制板。
上面两种制造方法中所述的钢丝网片可预先连结成整体放入边模内。
图面说明:
图(1)是墙体空心预制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图(4)是另一种结构型式的墙体空心预制板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C-C视图;
图(6)是楼板空心预制板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6)的D-D视图。
图中:
1、2钢丝网片 3、4、5支撑肋钢丝网片
7-1悬挑板 6、7面板
8支撑肋 9砂浆连板
10、11钢丝网片 12支撑肋钢丝网片
13、14钢筋 15、16面板
17支撑肋 16-1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2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