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支承特长构件并联组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2814.8 | 申请日: | 199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中尾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明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承 特长 构件 并联 组合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项发明属于固定特长构件(例如,热交换器的管路,蒸发器管路,仪器的防护管,撑拉杆,铁制构架)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这些特长构件是要固定在例如,用于化工设备和动力设备范围内的换热器、反应堆和锅炉里。
使用在压力容器,例如换热器、反应堆和锅炉内的一些长细管路,或者使用在开放式容器,例如冷却塔内的一些长细管路,大致是按平行方式布置的。
通常,这些管路的两端穿过各自容器内隔板上的圆孔,并且这些管路是被焊接在圆孔的位置上。
由于这些长细管路要受到强烈流动的、正在沸腾的、进行循环的或正在进行反应的流体的作用,所以防止这些管路在其中部发生振动和弯曲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目的,需要在不妨碍流体进行流动或者在引导流体沿着所要求的流动路线进行流动的情况下,将一些长细管路加以捆扎和固定。
因此,通常制作成格栅外形或梳状物外形的支承装置来固定管路,这样的外形不会妨碍流体的流动,举例来说,可以允许引导流体流动的或者促使流体搅动的导流板用来起支承装置的作用,而且管路被固定在导流板上,这样就可以支承住管路束。
然而,当这些管路和支承装置用焊接连接在一起时,所有管路被牢固地焊接并被固定在同一支承部件上;但是,当这些管路按这种方式固定时,通常在这些管路内,因为存在着陡斜的温度梯度,并且温度按时间变化的波动大,所以不正常的应力要作用到管路束、同时也作用到该支承装置和导流板等,从而引起永久变形、应力裂纹和金属疲劳等问题。
此外,当一些管路以这种方式加以支承时,要更换或修理部分管路是非常困难的。
当采用这样的支装置时,还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即对管路布置有很多限制,从而限制了设计的可能性。
此外,在反应堆或其它部件内,如果使用这些导流板型或格栅型的支承装置,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即将固体、如催化剂,装进容器或者从容器内取出这些固体,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再者,如果从管路流到外面的流体含有固体,如粉末,则这种固体会聚集在这些支承部件的表面上,从而将严重阻碍热量的传导或流体的流动,这种情况有时对设备的运行有不利的影响。
所作出的本项发明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支承特长构件并联组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而这些特长构件是在它们之间具有适当间距的情况下被放置在容器内,上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在不妨碍流体进行流动或者引导流体沿着该容器内所要求的流动路线进行流动的情况下,能够固定住上述特长构件的并联组合,并且不会导致该特长构件发生永久变形、应力裂纹和金属疲劳。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支承特长构件并联组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而这些特长构件是在它们之间具有适当间距的情况下被放置在容器内,这种方法、系统和装置易于对该容器内一部分上述特长构件进行更换或修理,而且容易在该容器内装进或者从其中取出固体,并且不让包含在流体内的固体聚集在特长构件的表面上。
本项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点和优点将明显地表示在下列的详细说明和附图里。
图1,根据本项发明,是表示支承装置最小单元的横剖面图。
图2是表示组合图1上几个单元支承装置的方法的实例图。
图3是表示沿轴向放置隔片和箍带一实例的侧示图,这些隔片和箍带用于捆扎示于图2上的单元支承装置。
图4是表示另一放置方案的实例的侧示图。
图5是表示捆扎三列布置管路方法的实例的横剖面图。
图6是表示另一捆扎方法的横剖面图。
图7是表示将一些管路捆扎在一起的另一方法的横剖面图。
上述目标可以这样来实现:首先,在特长构件并联组合的两个相邻特长构件之间插入多个隔片,这些隔片在特长构件轴线方向于两隔片之间具有适当的间距,每一隔片都能够从各自的特长构件的侧面延伸至两特长构件中的另一特长构件的侧面,上述特长构件的并联组合被安置在容器中,如反应堆内,并且在与特长构件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于两个相邻的特长构件之间设有适当的间距,另外,这些特长构件要这样固定住,至少不能使它们绕其本身的轴线进行转动;其次,每个隔片的一端都要固定在各自特长构件的侧面上;再者,将箍带围绕着适当数量的特长构件牢固地绕紧在适当位置上,这些特长构件要放置在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它们与其间的隔片被紧密地捆扎在一起,从而这些特定的特长构件就被捆扎起来;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所有管路束都固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工程公司,未经东洋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烃的催化部分氧化方法
- 下一篇:交缠复丝纱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