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接管件连接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3042.8 | 申请日: | 199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阎峥嵘;黄涛;耿涛;阎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峥嵘 |
主分类号: | F16L13/10 | 分类号: | F16L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6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活接管件,它适用于公称通径6~450mm,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5.0MPa,介质最高工作温度小于150℃的输送水、油、空气、煤气、蒸汽等的一般管路。
为了解决管路安装时管子不套丝的问题,目前已公开的属于直插式管件的专利技术已有150项之多。其中大部分管件上需要加工螺纹,靠拧紧螺母或螺塞来直接或间接挤压密封圈实现管件与管子间的密封和连接。其余小部分,有的是采用水膨胀橡胶连接(CN-ZL88221535.3),有的是利用流体压力压紧密封圈来连接(CN-ZL89203840.3),还有的在密封圈上灌胶来连接(CN-GG90223195.2)。无论是那一项专利技术,在管件与管子之间至少都要设置一个数毫米厚的密封圈。这样,与现用的靠螺纹连接的弯头、三通、四通、管箍等非活接管件相比,体积要增大,从而重量和成本成倍增加。这正是当前直插式管件一直难以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专利技术上述不足之处,使直插式非活接管件的体积,重量和成本降低到与现用的螺纹连接型管件相同的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去掉密封圈,然后用一簿层胶粘剂来完成管件与管子间的密封与紧固作用。从而提出一种胶接管件连接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如下所述来实现的。管件端部的内径做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也可做成其它形状。胶粘剂为双组分快固胶。A组分为固化促进剂,B组分为其余配料。安装时,管件和管子连接部分采用分开涂胶法涂胶,即先在管件端部的内表面上和管子端部的外表面上均匀涂上一层A组分胶液,再在管子端部外表面的前端部分沿着圆周均匀涂上足够量的B组分膏。然后需要缓慢地将管子插入管件内,以使里面的间隙中始终充满胶粘剂。最后将外边接口处多余的胶粘剂抹平即可。如果第一次涂胶量不足,外边接口处再用胶粘剂填实,抹平。
对胶粘剂的基本要求有:1、对钢、铁、锌等金属的胶接强度要高,为此,需采用结构型胶粘剂。
2、具有抗机械冲击和抗热冲击性能。
3、具有耐水性和耐热老化性能。
4、室温快速固化。
5、固化时体积基本不收缩,以确保气密性。
6、无毒,不易燃,不易爆。
7、成本低。
胶粘剂种类很多,其配方有成千上万种。满足上述基本要求,最好选用第二代反应型丙烯酸酯胶粘剂(SGA)。如SA-201室温快干胶、SA-202室温快干胶、SA102快速胶粘剂等。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也可选用其它类型快固胶。如环氧树脂类的1号快速固化胶,2号快速固化胶和HY-914快速胶粘剂等。
附图说明:
1-管件 2-胶粘剂 3-管子
实施例:
自来水管道中的弯头、三通、四通和管箍的连接。
选用SA-202室温快干胶,其A组分为固化促进剂的胶液,B组分为在原产品其余配料中添加白垩粉调成膏状。安装时先在管件端部的内表面上和管子端部的外表面上均匀涂上一层A组分胶液,然后在管子端部外表面的前端再抹上B组分膏。将管子缓慢插入管件内,并将外边接口处多余的胶粘剂抹平。约5分钟即可固化。如果第一次涂胶量不足,可在外边接口处再用胶粘剂填实抹平。
本发明的优点:
1、即具有新型直插式管件安装时管子不套丝,提高安装工效的优点,又具有现用的螺纹连接型管件体积小,重量轻,无其它附件,机械加工简单等优点。因此,不但管路综合工程安装成本是最低的、就连管件本身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2、使用安全可靠,其密封压力大于5.0MPa。
3、安装维修方便,甚至不用任何工具就能安装。维修时,只要将管件局部加热到250℃,趁热就能将管子拔出,清理一下,又可重新安装使用。
4、由于管件连接处是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所以对管子直径和形状的适应性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峥嵘,未经阎峥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印刷机的套色纵向调整装置
- 下一篇:双圆弧双直角链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