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化沥青防水膜贴在连续壁面上的施工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3666.3 | 申请日: | 199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华;林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4 | 分类号: | E04B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一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化 沥青 防水 连续 面上 施工 | ||
本发明是有关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连续壁面上的施工法。
胶化沥青在土木工程上作为防水膜材料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该材料不仅便宜,而且可达到甚佳的防水效果,也因此被广泛地用作为防水膜材料。
将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连续壁上作为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效果也有相当久的历史。传统的施工法是在连续壁面上粉刷一层水泥砂浆(MORTAR),等该连续壁面平整后;再在该水泥砂浆上涂一层底油,以利防水膜的粘贴;其后再将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其上,而达到防水的效果。简单地说,传统的施工法包括下列三个步骤(1)整平:必须在连续壁上粉刷一层水泥砂浆以使该连续壁的表面平整;(2)涂底油:将底油均匀地涂布在连续壁的表面上;以及(3)防水膜粘贴:将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涂布有底油的连续壁上。长久以来,这种施工法被当作金科玉律般地使用,对于整平及涂底油等繁杂的施工步骤,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不可缺少的过程。
传统的施工法因步骤繁杂,因此浪费工时人力,而使施工的成本因劳力短缺工资上涨而大幅提升。例如,连续壁面一定要用水泥砂浆整平,在不平整的表面上,即使涂上底油,仍无法铺贴胶化沥青使之密合而达到防水的效果,而这一整平工作就要浪费许多工时。又例如,涂底油的步骤,须将底油均匀地涂布在连续壁面上,涂布后需等其干透方可作胶化沥青防水膜的铺贴,等待其干透通常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而且当天即应铺贴胶化沥青防水膜,否则隔日须重新涂刷底油,因此,涂底油的步骤在实际工程上所耗费的工时要比一般人所想像的长很多。
传统的施工法的另一缺点就是遇到连续壁面潮湿时即无法施工,因胶化沥青防水膜在潮湿的壁面上无法粘贴。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传统施工法的种种缺点与问题提供一改进的施工法,以获得改进及解决。
本发明的施工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在连续壁面上固定一层聚氯乙烯塑胶(PVC)作为底材;以及(2)将一层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该层PVC底材之上。因本发明是用PVC固定在连续壁之上作为底材,因此若该连续壁不平整或潮湿时均不受影响,仍可将该PVC固定在该连续壁面之上,而后粘贴胶化沥青防水膜,又因PVC与胶化沥青防水膜的粘合性甚佳,因此只要将胶化沥青防水膜直接铺贴在PVC层之上即完成防水膜施工。简单的说,本发明的施工法以一PVC层固定步骤,取代了传统施工法中的整平步骤及涂底油步骤,因此省工省时,而使施工成本大幅度地降低;又因本发明使用PVC层,而PVC的防水效果,使本发明的施工法亦可在潮湿壁上施工。
依据本发明的施工法,无须如传统施工法用水泥砂浆先将连续壁的表面整平之后涂底油,而是用一层PVC直接固定至连续壁表面之上。固定的方式是用钢钉直接将PVC钉牢在连续壁的表面,为节省工时,钢钉的固定可用击钉枪进行。又因须考虑PVC层上粘贴胶化沥青防水膜的重量因此对于PVC层的固定,必须确实牢靠,通常依实际需要在适当间隔打入钢钉固定,较佳为每间隔一米固定一钢钉。又该PVC层实际是用一张张PVC塑胶布使其边缘部份相叠接而成,通常使其叠接的宽度约为3厘米至8厘米,而在叠接部位施焊接或粘接使密合。该PVC底材的厚度通常小于1毫米,较佳为0.5毫米。
依据本发明的施工法,用钢钉将PVC固定在连续壁表面上之后,为补牢击钉处所可能产生的缝隙,及为减缓钉头的突出角度以避免刺破胶化沥青防水膜,可用一块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该钢钉钉头上,将之完全覆盖,通常其大小约为7厘米边长的正方形,当然其形状不限于正方形。经此补钉,事实上不仅钉头部位突出的角度减缓,且该PVC层本身亦因补钉完成而不至于在击钉处出现缝隙,补钉后的PVC层,实际也为一防水层,可增加防水效果。
至于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PVC层的步骤甚为简单,直接将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PVC层上即可,该胶化沥青防水膜层实际是用一张张市售的自粘性胶化沥青防水膜(SELF-ADHESIVE RUBBERIZE ASPHALT WATERPROOFING MEMBRANE),使其边缘部份相叠接而成,通常叠接的部份的宽度约3厘米至8厘米,叠接部位用手或工具压实使密合。
下面的实施例是欲更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并非是欲将本发明限于在该实施例中。
施工前先检视连续壁的壁面,将铁丝、铁钉及小木块等突出物清除掉,取厚度为0.5毫米,宽度为1米的PVC塑胶布一卷,剪取适当长度,将PVC塑胶布张开平贴在欲施工处的壁面上,通过击钉枪使钢钉穿透PVC塑胶布,将该PVC塑胶布固定在欲施工的连续壁面上,而钉头与PVC塑胶布间垫以一片垫圈(washer),如此每间隔约一米打入一钢钉,再取另一张PVC塑胶布,使其与原已固定好的PVC塑胶布边缘部分重叠约5厘米宽,依前述钢钉固定的步骤,使固定在连续壁上,其后将这些PVC塑胶布叠接部位施以焊接使密合。如此重复PVC塑胶布固定在连续壁表面的步骤,直至PVC塑胶布完全覆盖欲施工的连续壁的表面,而形成PVC塑胶层。取厚度约1.8毫米,长宽约7厘米的胶化沥青防水膜小块,铺贴在钉头之处,完成补钉;取同厚度的胶化沥青防水膜,铺贴在PVC层的表面,使胶化沥青防水膜与PVC层完全接触贴实后,再取另一胶化沥青防水膜,重复铺贴的步骤,铺贴时使其边缘处与原已贴实的胶化沥青防水膜的边缘相叠接,叠接的宽度约5厘米,将叠接部位压实密合,如此重复胶化沥青防水膜的铺贴步骤,直至欲施工的连续壁面完全覆盖有胶化沥青防水膜,而完成胶化沥青防水膜的铺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源有限公司,未经信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