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腌菜坛无效
申请号: | 92103670.1 | 申请日: | 199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于江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B65D8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17 四川省广元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腌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腌菜的腌菜坛,它包括底盖、口盖和坛箦。
目前,公知的供腌制蔬菜的坛子,均是一头封闭,一头有口的瓶子状。腌制蔬菜时,要将坛口朝下,放在装有密封液(如水)的盆状底盖里。菜腌制好后,每次取菜食用时,都要将整个坛子抱起来,把菜从坛口取出来后,又重新放回原位。因此,不仅使用麻烦,而且,由于人的力有一定的限度,致使坛子的大小和蔬菜的腌制数量受到限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使坛子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坛子的大小和蔬菜的腌制数量不因人力的限度而受到限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又不易损坏的腌菜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坛的上头也设有口,并在口的周围设有略低于口沿的,用来密封口的“V”型或“U”型环状槽沟,及活动的盆状口盖。腌制菜时,将坛的下口朝下,放在装有密封液(如水)的底盖里,并在坛的上口部槽沟里装满密封液(如水),盖上口盖即可。腌制好后,取菜食用时,揭开口盖就可将菜极方便地从坛中取出,从而实现了上述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使用方便,使用中用力小,而且坛子的大小和蔬菜的腌制数量不因人力的限度而受到限制,且使用中不易使坛子受到损坏。能广泛用于家庭和厂矿、机关集体食堂。
本发明推荐,在原坛口周围也设有略低于口沿的用来密封口的环状槽沟,以便能掉换坛的上下位置,从而可边腌制边食用。
本发明还推荐,在坛内设隔离片,以便在一个坛内能同时腌制几种不同的菜。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给予详述,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精神。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纵切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纵切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纵切面剖视图。
图4是图3A-A部剖视图。
图5是坛箦(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口盖柄 (2) 口盖 (3) 坛口
(4) 槽沟 (5) 坛篑 (6) 底盖
(7) 隔离片 (8) 坛箦孔
参照图1,口盖柄(1)与口盖(2)是固定在一起的,便于能方便地揭、放口盖。槽沟(4)应略低于坛口(3),以防止腌菜过程中槽沟内的密封液流入坛内。
参照图2,与图1不同的,是在坛的下口部也设有槽沟(4)。这样,当坛内的菜还没食用完时,就可又腌制一部分菜,然后掉转坛的上下位置,便能食用以前坛内腌好的菜。如此往复进行,即可在一个坛内边腌制边食用。
参照图3、图4,与图1、图2不同的,是在坛内的两口之间设有隔离片(7)。这样可把坛分成若干部份(一般以2-4份为宜),由此,可在一个坛内同时腌制几种不同的菜。
图5是图1、图2、图3中坛箦(5)的结构示意图。坛箦(5)略成长方形,其长度应大于坛口(3)的直径,其宽度应略小于坛口(8)的直径,这样既能将坛箦(5)从坛口(3)处取出,又可防止坛内的菜从坛口(3)处落下来。图中的坛箦孔(8)是便于蔬菜腌制过程中的浸出液能从坛口(3)处流出。
本发明由陶瓷或类似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于江,未经李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