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硫合成甲醇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92103819.4 | 申请日: | 199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吉;张继炎;张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7 | 分类号: | B01J27/047;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庭勋 |
地址: | 3000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甲醇 催化剂 | ||
本发明属化工催化工程。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燃料,其需求量很大。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合成甲醇催化剂主要是CuO~ZnO~Al2O3系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但它们有不耐硫的缺点,原料气需严格脱硫,因而成本高。为了能使用高硫煤以及渣油为原料生产甲醇,急需开发一种耐硫合成甲醇催化剂。
八十年代起,国内外开始有人从事耐硫合成醇类催化剂的研究。美国道(Dow)化学公司采用了钼系催化剂,由活性炭负载MoS2、KOH和第Ⅷ族金属元素组成。其CO的单程转化率为20~25%,醇选择性70~85%,甲醇选择性为50%。该催化剂已连续运转9个月,未发生老化现象。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耐硫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研制工作,制备出一些实验室型号催化剂,但没有见到有关耐硫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制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新的耐硫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造方法,该催化剂制造方法简便,重复性能好,稳定性好,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且耐硫性能优良。
本发明中所用的合成气系由目前常用的工业方法,以煤、天然气或液态烃、轻油、渣油等为原料进行转化制得。所制合成气中含有少量的H2S、CS2、C2H5SH等组份,它们会使目前工业上用的CuO-ZnO-Al2O3系合成甲醇催化剂中毒而造成失活。因此,为了除去这些含硫化合物,工业上需要庞大的脱硫设备。本发明的催化剂因其特殊的组成,具有极强的耐硫性能,原料气不需要脱硫,可以省去脱硫装置。
催化剂的第一组分为Mo或W的化合物,其中Mo的化合物效果最佳。Mo或W通常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Mo或W与硫原子的比值约为0.46~0.67。以总催化剂重量为基准计,Mo或W的下限含量为5%,上限含量为50%。
催化剂的第二组分为碱金属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碱金属包括Li、Na、K等,碱土金属包括Be、Mg、Ca、Sr、Ba等。它们的存在形态可以是游离状态或化合状态,或两种状态并存。这些元素中,K的化合物效果最好。它们的原始状态可以是氢氧化物、碳酸盐、氯化物等。以总催化剂重量为基准碱金属的含量为1%~20%。
催化剂的第三组分可以是氧化铝、氧化镁、活性炭、硅胶、复合氧化物等。复合氧化物包括MgO-TiO2、MgO-SiO2、MgO-Al2O3、Al2O3-SiO2、BaO-SiO2等,其中以MgO-SiO2的效果最佳。复合氧化物中,两种氧化物的比例大约为0.2~0.8(摩尔比)。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中第二组分的加入,可采用浸渍法或机械混合法。加入过程按下述三种步骤进行:
(1)首先把第二组分与第三组分混合,然后再加入第一组分;(2)首先把第一组分与第三组分混合,然后再加入第二组分;(3)首先把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混合,然后再加入第三组分。其中,第(1)种步骤的效果最佳。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1)制备催化剂的第一组分硫化钼或硫化钨,(2)制备催化剂的第三组分氧化镁-二氧化硅。过程(1)采用钼酸铵,硫化铵、氢氧化铵在100℃以下反应,把反应沉淀物经过干燥、程序升温焙烧过程耐制得硫化钼。过程(2)采用镁盐与硅酸盐共沉淀,经过洗涤、老化、干燥、焙烧等过程而得氧化镁-二氧化硅组分。(3)把第一,第二及第三组分机械混合。(4)把混合物压片成型(5)在N2气流中程序升温焙烧即得到所要求的催化剂。
催化剂本体硫化物的形成:可用将氧化钼或氧化钨硫化的方法制得硫化钼或硫化钨。或者采用直接制得硫化钼或硫化钨的方法。其中,后一种方法效果最佳。
通常,反应条件对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操作条件获得更高的甲醇收率。反应操作条件包括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空速和原料气中的H2/CO比值,对本发明的催化剂而言,反应温度为200~350℃,其中最佳温度为240~280℃;反应压力为2.0~10.0MPa,最佳压力为4.0~10.0MPa。原料气中H2/CO的摩尔比值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疗保健眼镜
- 下一篇:电动护齿保健牙刷及牙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