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笔书法描摹专用热塑性塑料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4972.2 | 申请日: | 199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立达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43L1/00;B43L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笔书法 描摹 专用 塑性 塑料 薄片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以长期反复使用的硬笔书法描摹专用热塑性塑料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属于塑料的特殊加工方法范畴;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制造生产的硬笔书法描摹专用热塑性塑料薄片属于文化用品,是硬笔书法描摹习字的一种新型书写材料。
书法是我国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一;无论是古代毛笔书法家或是当今硬笔书法名家,对于书法习字的方法来讲,都一致公认:“描红”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描红”,就是把范字印刷成红色,供学生用笔直接描着写或者蒙上透明纸再描着写。书法习字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过程;这种传统的“描红”习字方法,需要大量的范字字帖和大量上等透明纸张,很不经济;当今我国硬笔书法界迫切需求一种既具有纸张“书写功能”又可“长期反复使用”的描红习字书写新材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透明塑料薄片问世以来,曾引起硬笔书法界关注;但是普通透明塑料薄片材受其“配方”及“加工成型工艺”的条件所限制,使其表面呈光滑特性,只能使用价格昂贵的特种铅笔或墨水笔书写,不能使用普通铅笔或钢笔在其表面对字帖范字进行描红习字练习,使其失去推广意义。虽有人采用机械方法将其毛化后表面呈细绒纤维状,可以使用普通铅笔或钢笔进行描摹书写,但是这种机械毛化后的细绒纤维非常脆弱,稍经橡皮擦揩即全然不复存在,使其表面又恢复光滑特性,达不到长期反复使用的目的,致使经机械毛化后的普通透明塑料薄片也不具有硬笔书法描摹习字的价值。
1992年7月1日中国专利局在第27期《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开了本人的题为《一种硬笔书法描摹专用塑料薄片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B29D 7/01 92100076.6,申请日为920114;在该项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均匀含有硬质耐磨材料微粒的“溶融塑化”树脂经流涎工艺成型的硬笔书法描摹专用塑料薄片生产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大量溶剂烘干挥发后危害操作人员身体、排放至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硬笔书法描摹专用塑料薄片由于采用流涎法生产工艺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出新的生产硬笔书法描摹专用塑料薄片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塑料薄片材的“熔融塑化”成型工艺,以热塑性树脂为透明塑料配方的主料,在其配方中均匀地加入一定量的硬质耐磨材料微粒,因而对透明塑料薄片材的表面毛化起到改性作用,并且提高了细微毛化表面的耐磨性能;同时,把直接使热塑性透明塑料薄片材平面成型的机具表面或模具型腔表面加工处理呈细微毛面,进一步强化了由于配方导致的透明塑料薄片材表面细微毛化效果,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要点其一是:热塑性塑料薄片采用“熔融塑化”成型工艺的透明塑料配方中,均匀含有硬质耐磨材料微粒;其二是:直接使透明塑料薄片平面成型的机具表面或模具型腔表面经过细微毛化处理。这二者具有相互协同强化作用;当透明塑料薄片材成型后达到玻璃化温度以下时,由于树脂与“硬质”耐磨材料微粒存在着“收缩率差异”,形成了透明塑料薄片材表面呈“质地坚硬”的细微毛面,这个“硬质耐磨”细微毛面,经直接使塑料薄片材平面成型的机具或模具型腔的细微毛面得以强化,满足了我国硬笔书法界对描红习字书写新材料的要求-既具有可以直接使用普通铅笔或钢笔描红书写功能、又可长期反复使用的目的。
结合说明书附图(一)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为热塑性透明塑料薄片采用“压延法”成型方案。本方案选用聚氯乙烯树脂为热塑性塑料配方主料,以三氧化二铝微粒为硬质耐磨材料,各组分重量比例如下:
聚氯乙烯树脂(P800) 100
有机锡稳定剂 2
DOP 15
TCP 5
加工助剂ACR 2
抗冲击改性剂MBS 10
内润滑剂LOXIOL G16 0.5
外润滑剂LOXIOL G74 0.7
三氧化二铝微粒(粒度20微米) 40
上述各组分经高速搅拌机掺合搅拌约8分钟左右后出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00℃;混合物料进入φ200毫米螺杆挤出机进行预塑化处理时,机身温度控制在155~170℃,机头温度应控制在170~180℃,螺杆转速为30~40转/分;预塑化处理过的物料进入二联辊进行终塑化时,辊温应控制在175~180℃,辊距3~4毫米,翻料3~4次,使硬质耐磨材料微粒均匀分布在熔融塑化的树脂中,为成型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立达,未经潘立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4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哮喘治疗仪
- 下一篇:用低碳钢生产水泥钉和射钉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