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效性自动伞无效
申请号: | 92105015.1 | 申请日: | 199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交;程澄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胜通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效 自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伞,尤指蓄能一次可以操作多次的长效性自动伞。
本申请人在1991年7月29日提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案91105258.5号「轻便操作之全自动伞」中,揭示一种可完全自动开伞和收伞的自动伞。该伞的操作是,对位于伞柄中段的收伞弹簧施加较轻的力。当开伞前的收伞状态时,设在伞柄顶端的开伞弹簧,维持在压缩的蓄能状态,而在收伞前的开伞状态时,则是收伞弹簧保持在压缩的蓄能状态。一旦操作作动构件释放锁扣时,开伞或收伞弹簧可立即反应,进行快速且确实的操作。
此种自动伞每次蓄能,只能自动开伞和收伞一次。易言之。每次开伞前,该收伞弹簧需加以压缩,以呈现备用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上述前申请案的改良,蓄能一次,可以作动开伞和收伞多次。
为达到此目的,乃构想一作动机构以代替上述前案中所用的收伞弹簧,该项前案于此列入参考。
本发明的长效性自动伞,包括:管状伞柄,包含上扣孔和下扣孔,具有与伞柄内部相通的贯穿洞孔的纵长滑沟,设在连接延长管的末端的中巢,和设在该中巢内的上滑轮;安装在该延长管外围的圆筒,内部容纳开伞弹簧,外面下端设有上巢;安装在该伞柄外围的滑动下巢,具有掣子,包含内套筒,具有长孔;安装在该伞柄下端的手柄,具有上夹具和下夹具,钢丝和中滑轮,该钢丝的上端延伸穿出该伞柄的该滑沟的该贯穿洞孔外,钩住该内套筒,而该钢丝的下端则与该下夹具结合;作动机构,包括设在该手柄最末端的室,设在室内的一对卷轴,分别绕于各卷轴的一对盘簧,共同延伸通过该下夹具和上夹具,绕于下滑轮的一拉绳,延伸越过该上滑轮和中滑轮,最后穿出该伞柄,和结合于该拉绳的滑块;以及作动器,具有一对压件,可作动和释放该上夹具和下夹具,以分别控制开伞和收伞操作。
本发明长效性自动伞,一旦接拉该拉绳,把该盘簧自该上夹具位置拉升到该上滑轮处,即可蓄能以供自动操作伞,每次操作伞时,该盘簧即被该卷轴卷取一段长度等于该下夹具的移动行程。由于自该上夹具到该上滑轮的距离,即大约该伞柄的长度,较该下夹具的移动行程,即大约该手柄的长度,大至少二倍,例如五倍,则一次蓄能,即可用以自动收伞五次。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由如下参照附图所示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即可充分明白,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自动伞呈收伞状态的部份断面图;
图2为手柄和作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手柄和具有拉环的拉绳的透视图;
图4为开伞状态的部份断面图;
图5为第一次收伞状态的部份断面图。
参照图1,本发明自动伞主要包括伞骨结构1、手柄2和握把3。在以下说明中,与上述列入参考的前案相对应零件具有同样功能的若干组件,即省略不赘述。
伞骨结构1包括长形管状伞柄11,包含上扣孔110的下扣孔110′,具有与该伞柄11内部相通的贯穿洞孔(未标示号码)的纵长滑沟16,设在连接延长管18的末端的中巢13,以及设在该中巢13内的上滑轮130。圆筒19安装在该延长管18外围,并较该延长管18为长。开伞弹簧10设在该圆筒19内的导销外围,如图所示,并伸入该延长管18内。因应该开伞弹簧10的压缩和膨胀,该延长管18即可在该圆筒19内的空间121伸缩运动。该圆筒19外面下端设有上巢21。滑动下巢14安装在该伞柄11外围相对移动。该下巢14具有凹部141,以容纳掣子142,被弹簧丝(图上未示)向内偏压,而内套筒15具有长孔150。在图示收伞状态,该长孔150与该下扣孔110′对准,使该掣子142扣入,而将该可滑动套筒15固定于该收伞状态。
手柄2安装在该伞柄11下端。手柄2包括外壳20,固定上夹具21,活动下夹具22,作动器23,钢丝24,和中滑轮25。
参照图2,夹具21和22彼此相同,分别包括基部213、223,弹簧片214、224,翼形凸轮215、225,和制动件216、226。该钢丝24上端伸出该伞柄11的滑沟16的该贯穿洞孔外,钩住该内套筒15,而下端结合于该下夹具22。
设在该外壳20一侧的作动器23,包括下侧的控制器230,上侧的推钮231,通过该作动器23与该控制器230结合,上压件232和下压件233均一体形成于该控制器230底部,长孔234以及穿过该长孔234的延长钢丝2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胜通,未经戴胜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流器直接调频控制电路
- 下一篇:玻璃钢弯头、三通制作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