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漂浮消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5461.0 | 申请日: | 199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新村正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村正照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允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漂浮在水上,有效地使波浪衰减的漂浮消波装置,具体地说是能根据波浪的速度和大小等状况,有效地进行消波的漂浮消波装置。
现在周知的使波衰减或消失的手段有固定式的防波堤和设置式的消波座,在建造前者固定式防波堤的时候,在把大量的基石等敷设到水底之后,就要在这基石上进行建造由混凝土制造的堤本体的作业,随此作业的进行,将有大量的物资材料被消费,而且作业又受天气的影响,因而就存在要花费大量经费和时间和问题。
相对于这点而言,设置式的消波座,是在把根本不受天气影响的别的场所预先完成的消波座,只是安装到需要的场所的水中,在经费和时间方面比固定式防波堤有利。
但是,上述现有的设置式消波座这一方法,由于是根据预测的波的状况来确定必需数量的消波座,再把必需数的消波座安装在规定的区域里,这样不仅消波座的数量容易过多,而且在反复受到台风等异常强波作用的时候,会有消波座流失,必需对它进行补充,因此不仅有设置成本高,而且有就连维护费也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经济有利的只用短时间就能极容易设置的、而且能有效地消波设有防止因台风等异常强波而流失的隐患,结构简单、方便的漂浮消波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结构体形成的消波本体,和一端分别连接在这个消波本体的端部上的钢丝,和一端连接在上述这些钢丝的经绞合的另一端上,而另一端紧固在锚上的第一牵引构件,和一端连接在上述消波本体的下端上,另一端紧固在另一个锚上的第二牵引构件所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为能更有效地消波的另一手段的漂浮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结构体形成的消波本体,和一端分别连接在这个消波本体端部上的钢丝,和一端连接在上述这些钢丝的经咬合的另一端上、而另一端紧固在锚上的第一牵引构件,和一端连接在上述消波本体的下端上,另一端紧固在另一个锚上的第二牵引构件,和一端连接在消波本体的上端、另一端紧固在第三个锚上的第三个牵引构件所构成。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为能更有效地消波的另一手段的漂浮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结构体形成的、它们相对着的端部可转动地被连接的、两个以上的消波本体,和一端分别连接到这些被连接着的各个消波本体的自由侧端部上、而另一端连接在设置在水底上的锚上的牵引构件构成,上述被连接着的消波本体大致成成倒“V”字形地漂浮在水面上地设置着。
另外,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作为能更有效地消波的另一手段的漂浮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结构体形成的、加上它们相对着的端部可转动地被连接的、两个以上的消波本体,和一端分别连接到这些被连接着的各个消波本体的自由侧端部上、而另一端连接在水底上设置着的锚上的牵引构件构成,上述被连接着的消波本体大致成倒“V“字”形地漂浮在水面上地设置着,同时,做成三角柱形的辅助体被夹在这成倒“V”字形设置着的消波本体内侧顶部里装设着。
本发明还可以把防止波的反射的对流板夹在上述各消波本体和被连接在各消波本体自由侧端部上的上述牵引构件之间装设着,由此能进行更有效的消波。
本发明还可通过把由合成树脂管形成的浮力体安装到上述消波本体里构成消波本体,从而能得到更便宜更有效的浮力。
因此,本发明的漂浮消波装置在于消波本体根据所谓“放风筝”的原理而漂浮在水上来消波,它可以根据波的大小和速度等波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消波。此外,相对于由台风等引起的异常强的波,通过把连接在消波本体下端上的第二牵引构件的长度做成一定,使消波本体没入水中,就能避开上述强波的影响,以防止消波本体的损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漂浮消波装置浮在水面上的状态和它的动作状态的侧面视图;
图2是上述消波装置的消波本体的纵剖面视图;
图3是表示把合成树脂管填充到上述消波本体的间隔室内的状态加以放大的剖面视图;
图4是表示辅助浮筒的安装状态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的漂浮消波装置的牵引构件的一个例子的部分平面视图;
图6是把上述的牵引构件加以局部剖视表示的放大平面视图;
图7是局部剖视表示牵引构件另一个例子的放大平面视图;
图8是局部剖视表示牵引构件又一个例子的放大平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村正照,未经新村正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阀
- 下一篇: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