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微粉状体制造装置及调色剂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5740.7 | 申请日: | 199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小俣一彦;神田仁志;高市桃介;三川村聪;宫野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6 | 分类号: | B02C1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气流粉碎机 粉状 体制 装置 调色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包括:
由高压气体输送被粉碎物、并使之加速用的加速管,
用于粉碎被粉碎物的粉碎室,
上述粉碎室内装有与加速管出口的开口面相对设置的带有碰撞面的碰撞部件,上述粉碎室还装有用来将被碰撞部件粉碎了的被粉碎物通过碰撞再进行粉碎的侧壁,其中上述侧壁与碰撞部件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1)比与碰撞面相对的粉碎室前壁与碰撞部件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2)要短,
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粉碎室相对的上述加速管的后端设有被粉碎物供给口和高压气体喷出嘴,上述的被粉碎物供给口设置在上述高压气体喷出嘴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被粉碎物供给口和上述的高压气体喷出口是同轴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加速管设置成倾斜状,其纵轴相对于铅垂线的倾角为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加速管设置成倾斜状,其纵轴相对于铅垂线的倾角为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加速管设置成倾斜状,其纵轴相对于铅垂线的倾角为0°~5°。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碰撞部件在其碰撞面的中央有一凸出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碰撞部件的碰撞面为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加速管纵轴的倾角θ1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个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气体喷出嘴的前端位于加速管喉部处或者位于加速管喉部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速管出口和被粉碎物供给口之间设有二次气体导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粉碎室在与加速管出口面相对的后壁上设有一粉碎物排出口,用于排出已被粉碎的粉碎物。
11.一种微粉状体制造装置,包括气流分级机构和碰撞式气流粉碎机构,
上述的气流分级机构具有用来把粉状体至少分成微粉和粗粉的分级室,
用于把排出的粗粉供给上述磁撞式气流粉碎机构的第一连通机构,以及
上述碰撞式气流粉碎机构具有由高压气体输送粗粉并使之加速的加速管以及用于将这些粗粉加以粉碎的粉碎室;向上述加速管供给粗粉用的粗粉供给口;上述粉碎室内设有一个碰撞部件,该碰撞部件有一个与加速管出口的开口面相对的碰撞面,上述粉碎室还设有一个侧壁,用来使被碰撞部件粉碎过的粉碎物中的粗粉通过碰撞再进行粉碎;侧壁与磁撞部件边缘部之间的最近距离L1要比与上述碰撞面相对的粉碎室前壁与碰撞部件边缘部之间的最近距离L2短,
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粉碎室相对的上述加速管的后端设有被粉碎物供给口和高压气体喷出嘴,上述的被粉碎物供给口设置在上述高压气体喷出嘴的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微粉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被粉碎物供给口和上述的高压气体喷出口是同轴设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微粉状物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级机构有粉状体供给管和分级室,在分级室的上部设有与粉状体供给管连通的导向管,在导向室与分级室之间设有许多导入百叶板,粉状体伴随输送空气一起,通过导入百叶板之间的间隙,从导向室导入分级室;在分级室的底部,设有中央部分凸起的分级板,在分级室的侧壁有分级百叶板,在分级室中,伴随输送空气一起供给的粉状体,在通过分级百叶板之间的间隙流入的空气的作用下,进行回旋流动,粉状体受离心分离作用而被分成微粉和粗粉;在分级板的中央部位设有排出分级后的微粉用的微粉排出口,微粉排出口连接着微粉排出管;在分级板的外周部位形成排出分级后的粗分用的粗粉排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微粉状物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加速管被设置成倾斜状,其纵轴相对于铅垂线的倾角为4°~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公司,未经佳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7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铃流发生器的缓起动与过流保护电路
- 下一篇:叠层型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