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5747.4 | 申请日: | 199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9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佐久间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5B1/20 | 分类号: | D05B1/20;D05B6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为了将主轴的旋转传输给弯针的弯针驱动装置。
在普通的包缝纫机上,都具有与做直线运动的针的轨迹相交叉地进行椭圆或圆弧运动的1根到2根弯针,这样的弯针是从包缝机的主轴(驱动轴)通过偏心凸轮、球形凸轮、伞齿轮等的运动转换、传输装置,将与主轴直交的弯针驱动轴摇动而被驱动。例如图6所示的弯针驱动装置,是在与装在主轴100上的曲柄102相连接的连杆103上,将弯针驱动轴104通过臂105、球臂106与之做成球形连接,由主轴100的旋转带动连杆103上下运动,从而使臂105摇动:于是弯针驱动轴104被转动,进而使摇动臂107摇动,形成弯针108被驱动状态。
然而采用这样的球形凸轮和球臂的机器,因球臂本身的制造困难、成本高,有价格贵的缺点。
针对这个问题,在使用偏心凸轮的弯针驱动装置上,采用与主轴整体旋转的偏心凸轮,将由于主轴的旋转,而旋转着的偏心凸轮的运动通过连杆和球臂传输给弯针驱动轴,从而驱动弯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有必要使连杆在偏心凸轮上滑动,所以不能得到高精度的弯针运动,也就不能得到好看的缝口,其次,采用伞齿轮者(例如,特开昭53-23755号公报等),必须将从主轴通过伞齿轮变换方向的旋转运动,再通过平齿轮、曲柄、连杆等变换为弯针驱动轴的摇动运动,所以构造复杂、部件数量多,安装制造麻烦,其结果是有价格高的缺点。
为消除这样的以往弯针驱动装置的缺点,提出了使用有槽凸轮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建议(特开昭62-176487号公报)。这个弯针驱动装置,如图7所示,在主轴200上安装着切有槽201a、201b的鼓形凸轮201,鼓形凸轮201与主轴200一起旋转时,通过与这个槽201a、201b结合着的安装有滚柱203a、203b的臂204、205被槽201a、201b所限制而进行的摇动,就使弯针驱动轴206、207进行摇动。这个弯针驱动装置与上述的弯针驱动装置相比,部件数量少,只要做一台鼓形凸轮201制造用的机械,不仅机构简单,且能进行精度良好的弯针驱动动作。
然而,这些已往的弯针驱动装置,综合起来这些缺点是组装费时费事。即,当制造这些弯针驱动装置时,对于主轴必须按顺序安装、装配凸轮或齿轮。弯针驱动轴、弯针,所以生产工序复杂,需要时间和劳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这些已往弯针驱动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制造极为容易,且极度良好的弯针驱动装置。
为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弯针驱动装置具备至少一个弯针和驱动前记弯针的弯针驱动轴,以及将主轴的旋转传输给前记弯针驱动轴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装置由固定在主轴上的至少一个圆柱形倾斜凸轮和支承在弯针驱动轴上的U字状随动机构组成,该U字状随动机构的上下面直接或通过滑块与倾斜凸轮的凸轮面相接触地结合着。这个随动机构在与其上下面平行方向无自由度及在与其上下面直交方向有自由度地被弯针驱动轴支承着。
圆柱状的倾斜凸轮与主轴或整体地旋转时,在包括主轴的平面内,倾斜凸轮的外面(凸轮面)相对于主轴其角度进行变化。这个变化在倾斜凸轮的轴和主轴之间的角度为θ时,在±θ范围内进行变化。所以和凸轮面直接或通过滑块与上下面咬合的U字形随动机构,在其角度变化范围内转动,使支承这个随动机构的弯针驱动轴也转动,于是就驱动安装在弯针驱动轴上的弯针。此时,主轴的中心和弯针驱动轴中心之间的错动,由随动机构在与其上下面直交方向的移动所吸收。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包缝机的局部透视的斜投影总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弯针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斜投影图;
图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弯针驱动凸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弯针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6表示已往的弯针驱动装置;
图7表示已往的用鼓形凸轮的弯针驱动装置。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2-下弯针,3-上弯针,5-主轴,6、7-弯针驱动凸轮(倾斜凸轮),14、17-弯针驱动轴,21、22-弯针驱动叉(随动机构),30、31、32-方形挡块(滑块)。
以下,参照附图,对适用于一针三线包缝机的本发明弯针驱动装置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