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管道的清蜡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6130.7 | 申请日: | 199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0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耿殿奇;刘福余;耿殿雨;谭炳林;李荣久;张桐义;李见;姜树延;李绍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附属企业公司注采工具厂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管道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为涉及石油生产中油井管道的清蜡方法及专用装置,该方法为将热洗液不经过井底直接注入抽油管中进行清洗,而所提供的装置当注入清洗液时起到封隔及单流的作用。
在原油生产中石蜡沉积是在原油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其结蜡量及结蜡位置与原油中的含蜡量、含水量及地层的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石蜡就会从原油中凝析出来并沉积在油管内壁或抽油杆上,从而导致油流阻力增大,甚至堵死油流通道。在已有的清蜡措施中主要有化学药物清蜡、机械刮洗、电热清蜡、磁防蜡、热清洗蜡等,而目前普遍采用热洗方式。即将热的清洗液从井口注入于油井与抽油管的环形空间中,经井底流入抽油管内,并沿抽油管又返上到井口外,从而达到清蜡目的。这种热洗措施当清洗液通过抽油管时才有效,但是由于油井一般较深,达2000~3000米,甚至更深,因而不但以水为主的清洗液注入量较多、流程长,而且清洗液因其压力易流入油层的工作面,而导致污染油层。因此,每次清洗时或清洗后,从抽油管排出的液体必须采取油水分离措施,而且其分离工作量一般较大。实质上,石蜡并非沉积在整个管道中,一般沉积在温度较低的地下冷水层附近,即800~1000米井深处以上,其冷水层因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如果将现有的热洗措施改为清洗液直接流入结蜡层附近的管道内,这样,不但可进一步提高清蜡效果、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避免油层的污染。
鉴于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将热洗液直接进入抽油管结蜡段进行清蜡的方法及专用装置,从而大大缩短清洗液的流程,以进一步提高清蜡效果、节约能源,并避免对油层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油井管道的清蜡方法及其装置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达到的:
位于结蜡层底部的抽油管上串联单流封隔器,从井口注入热的清洗液沿抽油管外壁与油井内壁形成的环形空间流下,清洗液经单流封隔器流入抽油管内,并且从井口的抽油管上再排出清洗液。
本发明按上述描述所提供的清蜡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实现了注入清洗液时将清洗液不经过井底直接进入油井管道结腊部位,从而一方面避免了清洗液对油层的污染,另一方面减轻了油水分离工作量,而且与已有的清洗方法相比清洗更加简化,所用清洗液大大减少,清洗效果更加显著。此外,由于上述所具有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对清洗时的节能效果及因缩短清洗周期而提高产油量等方面将带来更加突出的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油井管道清蜡方法,其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单流封隔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图2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按图2所示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按图2所示的单流温控阀(17)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单流封隔器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按照上述的清蜡方法所注入的清洗液可以采用传统的清洗液及注入方式,即按照图1所示,由水泵(1)将水经过滤器(2)过滤后送入加热器(3),加热后进入反应器(4),反应器内可加入利于清蜡的表面活性剂或催化剂,并将清洗液注入于抽油管(6)外壁与油井(5)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串联于抽油管上的单流封隔器(7)位于结蜡层的下部,一般靠近地下冷水层。该封隔器当温度较高的清洗液流进时,在清洗液的温度及压力作用下开启旁通阀的同时将封住抽油管外壁与油井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从而使清洗液封隔在油井的某一位置上,并通过封隔器的旁通阀直接流进抽油管内。进入抽油管内的清洗液沿管内壁将凝析的蜡溶解并排出井口,由井口的管路送至分离塔(8)进行油水分离。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清蜡方法所提供的专用单流封隔器是按下述方案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简体及联接管道的上接头和下接头,上下接头之间的简体壁上设有单流温控阀及膨胀体,单流温控阀含有热敏元件及阀杆组成,单流温控阀的一端沿管壁设有与筒体外界贯通的流通道,单流温控阀的另一端设有与简体内腔贯通的流通道。
按照上述结构所提供的专用单流封隔器结合附图2~5予以进一步描述:
按照图2所示的结构,图3、图4为A-A及B-B部面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由上接头(11)、下接头(24)及筒体(10)组成,筒体壁上设有单流温控阀(17)及膨胀体(9)。膨胀体由胶套(21)、膨胀介质(20)及螺旋管(19)组成,螺旋管通过膨胀介质,其末端与筒体内腔相贯通,而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单流温控阀的流通道相贯通。单流温控阀上端的流通道上通过档环(16)及档圈(12)设置磁体(15),位于档圈的与外界贯通的流通口(14)处通过外筒体(18)设置由橡胶制成的载流档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附属企业公司注采工具厂,未经东北工学院;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附属企业公司注采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流体密封与活塞磨损量无关的方法及阔体
- 下一篇:一种再造腕关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