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R-铁-硼系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6147.1 | 申请日: | 199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连法增;艾禄;张效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H01F1/08;B22F3/16 |
代理公司: | 东北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永磁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热R-Fe-B系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基本成份所含的原子百分比为:14~18at%的R(R至少为一种稀土元素,而且R中Nd含量至少在90wt%),6.5~9.5at%的B,0.5~5at%的C0.1~3at%的Mo,0.5~4at%的Al,而余量为Co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耐热R-Fe-B系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基本成份所含的原子百分比为:14~18at%的R(R至少为一种稀土元素,而且R中Nd含量至少在90wt%),6.5~9.5at%的B,0.5~5at%的Co,0.1~3at%的Mo,0.5~4at%的Al,不超过R、B、Co、Mo、Al及Fe重量之和5wt%的Dy2O3(除非不含Dy2O3),而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以Fe为基体材料含有14~16at%的R,6.5~7.5at%的B,0.5~5at%的Co0.1~3at%的Mo,0.5~2.5at%的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矫顽力至少为14KOe,磁能积至少为30MGOe,剩磁至少为11.0KGs,可逆温度系数α20℃~200℃至多为-0.08%/℃,不可逆损失Wir200℃至多为21%。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Dy2O3的含量占R、B、Co、Mo、Al、Fe重量之和的0.5~5wt%。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以Fe为基体材料含有14~16at%的R,6.5~7.5at%的B,0.5~5at%的Co,0.1~3at%的Mo,0.5~2.5at%的Al,占R、B、Co、Mo、Al、Fe总重量0.5~3wt%的Dy2O3,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7、按照权利要求2、5、6所述的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矫顽力至少为28MGOe,剩磁至少为10.8KGs,可逆温度系数α20℃~200℃至多为-0.08%/℃,不可逆损失Wir200℃至多为7%。
8、一种耐热R-Fe-B系永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颗粒大小为2~5μm的合金粉末在磁场大于10KOe条件下加压成型,其合金粉末组成成份所含的配比为14~18at%的R(R至少为一种稀土元素,而且R中Nd含量至少在90wt%),6.5~9.5at%的B,0.5~5at%的Co,0.1~3at%的Mo,0.5~4at%的Al,占R、B、Co、Mo、Al、Fe总重量0~5wt%的Dy2O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成型后的毛坯在1000~1200℃、非氧化性气氛条件下烧结0.5~4小时,之后快速冷却;
对烧结冷却后的物体在700~1050℃、非氧化性气氛条件下中温处理0.5~4小时,之后进行快速冷却;
冷却后的物体又在450~800℃、非氧化性气氛条件下低温时效处理0.5~4小时,之后进行快速冷却。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y2O3的添加范围为占R、B、Co、Mo、Al、Fe重量之和的0.5~5wt%。
10、按照权利要求8、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中温处理、低温时效处理之各阶段冷却处理是在冷水铁板进行,冷却时间为5~15分钟,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未经东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1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绘染画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