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材料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6256.7 | 申请日: | 199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长;董启仁;吴林友;于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尚长;董启仁;吴林友;于保强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C09K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100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材料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电热材料生产领域。
以往沿用的电加热材料主要是采用金属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金属导体,不仅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而且这些电热材料易受腐蚀性液体、气体乃至固体的侵蚀、体积大、份量重、耗能多,使用时必须严加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耐腐蚀、加工容易的电热材料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将重量百分比(下同)10-30%、目度≤400目重量比95∶5的SiC/B4C或目度≤400目有机碳黑10-30%,加入反应池内,随后加入有机稠环金属C聚苯、聚苯胺、聚碳Cx(X>400)90-70%,以此混合物计,再加入MnO22.5-7.5%、CuO/Cu2O(1∶1)1-4%、Cu2S1-4%、氧化钛TiOx(x≤2)2-6%、氧化钇Y2Ox(x≤3)1-6%、BaO21-2%,以及内含(0.2-0.6M)Bu4-NBF4的溶剂,溶剂中的组分为丙烯酸类树酯、丙烯酸-异丙醇、苯胺,其重量比为1∶1∶2,固体原料和相应混合溶剂体积比约为1∶1-10,待充分分散混和后,以Pt、Ni或石墨为电极,于室温-30℃、10-50V恒电压、电流5-800mA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反应。将电解制成的混合物取出过滤、洗涤,用蒸馏水-乙醇以复洗至中性,并用0.1NAgNO3溶液检验无沉淀为止,干燥至恒重,取其产品分别进行电阻测定。用四探针检测,一般压膜或涂膜表观电阻率1.5-200Ω即可。在14×1cm、2V800μA电引发条件下,表面温度可瞬达200℃。
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简单易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害、无腐蚀、无三废,在电引发下可自发热,耐水、耐酸、耐碱、抗冲击等特点。
实施例1:在一个玻璃制成的体积为100ml的电化学反应池中,依次加入高导有机碳黑10%,有机稠环金属碳聚苯胺Cx(X>400)90%,MnO25%,共计20克,1∶1CuO/Cu2O 0.04克,Cu2S0.04克,TiO1-1.50.06克,Y2O30.04克,BaO20.02克,丙烯酸树酯、丙烯酸-异丙酸、苯胺(1∶1∶2)混合溶剂,溶剂中含0.6MBu4NBF480ml,固液体积比1∶4,充分分散后,以Ni为电极,室温,30V,25mA/cm2,电化学反应3hr,得黑色粉状物,取出过滤、洗涤、纯化、干燥,再经研磨适当加工,制得含金属稠碳和Y-Ti-Ba-Cu-O体系的电热材料。
实施例2:如例1的类似条件,用SrCO3代替Y2O3,可得Sr-Ti-Ba-Cu-O体系的电热材料。
实施例3:如例1的类似条件,用RuCl3代替Y2O3,可得Ru-Ti-Ba-Cu-O体系的电热材料。
实施例4:如例1的类似条件,聚碳的碳原子>400;氧化钛的氧原子≤2;氧化钇的氧原子≤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尚长;董启仁;吴林友;于保强,未经刘尚长;董启仁;吴林友;于保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
- 下一篇: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