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灭多威的农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2106602.3 | 申请日: | 199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7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运;慕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7/14 | 分类号: | A01N57/14;A01N47/1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龙群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灭多威 农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由杀虫剂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以下称灭多威(methomyl)]和O,O-二甲基-O-(对-硝基苯基)硫逐磷酸酯[以下称甲基一六O五(Parathion-methyl)]和能提高杀虫效果的增效剂O,O-二乙基-O-苯基硫逐磷酸酯[以下称增效磷(SV1)]以及乳化剂、溶剂的乳油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涉及用该组合物防治棉花害虫的方法。
灭多威是一种高效、高毒类杀虫剂,使用成本高、不杀棉花红蜘蛛和使用浓度略高时对棉花不安全,加之,连续单一地使用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
甲基一六O五是一种高毒类杀虫剂,杀虫谱广,使用成本较低。
本发明已发现,灭多威和甲基一六O五混用,对棉蚜、棉铃虫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将两者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增效磷,可显著地提高对棉花害虫的防治效果,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对棉花的安全性,亦可延缓棉花害虫对灭多威的抗性发生。以这两种药剂为有效成分,加入增效剂、乳化剂及有机溶剂,将之加工成乳油这种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增效剂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从而减少药剂有效用量和提高灭多威对棉花安全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在防治棉花害虫中,使用上述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可以使用的乳化剂为用TX—01、OR—201等配成的复合型乳化剂。
本发明使用的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醇等。
本组合物可按传统的方法加工成乳油。
本发明加工成为乳油的工艺流程如下,但不限于此。
原药→计量——→ 出
溶剂1+溶剂2→计量→溶解→ 调→料→成品
原油→计量———————→ 制 包
乳化剂→计量——————→ 装
溶剂3 —————————→
本发明加工成乳油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限于此。以下所有份数均指重量。
实例1 灭多威 10份
甲基一六O五 15份
增效磷 15份
乳化剂 10份
甲醇 10份
甲苯 20份
二甲苯 25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乳油。
实例2 灭多威 5份
甲基一六O五 15份
增效磷 15份
乳化剂 10份
甲醇 10份
甲苯 20份
二甲苯 25份
将之按上述流程加工成乳油。
使用上述组合物防治棉蚜的方法为:棉花苗期,每亩使用30毫升左右,棉花生长中后期,每亩50毫升左右,喷雾使用。防治棉铃虫的方法为:防治二代棉铃虫,每亩40毫升,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每亩80毫升左右,喷雾使用。
在上述用量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持效期5~7天,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持效期5~7天。该组合物对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均优于灭多威和甲基一六O五单独使用的效果,是目前防治棉花害虫高效药剂之一,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型卷烟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以草杆制备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