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三轮耙机无效
申请号: | 92106842.5 | 申请日: | 199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勇军 |
主分类号: | A01B51/00 | 分类号: | A01B51/00;A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三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犁耙机械,特别是能单人操作在田埂路上行驶,过沟的机器。
目前的耕整机或是手扶拖拉机,在长距离调车过程中,是要靠人抬着行走才能到达稻田工作的地方,对于田块小路又窄,还要过沟,很不方便。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只能是抬。现有耕整机在长距离调车过程中,对于那些没有宽路的稻田,往往采用将本身机器分卸成几个部分抬才能到达工作的地方,而小型手扶拖拉机几乎用人抬都困难,因机器本身太重,分卸成几个部分又不方便,要把机器运到工作的地方将很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调车过程中,不用人抬的稻田三轮犁耙机,它只须一个人操作,能在耕牛行走的田埂路上行驶、过沟,这样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抬机器的做法。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机有三个铁轮。两边各是一防滑轮,中间为一个小中轮与中轴连接。当操作者驾驶该机在田埂路上行驶时,将中轮两端的转向离合器上的两个防滑轮取下,放到机器后面的活动挂架上,中轮着地,由于中轮小而缩短了机身与地面的距离,驾驶者握着扶手架在田埂路上行驶就很稳定。当过沟时,用一根木棍(只要能承受得了机器的重量)架过沟,将机器开过去。到了田间,将两个防滑轮从活动挂架上取下,套到转向离合器上,装上犁耙的部分就可工作,从而保证该机稳定在田埂路上行驶,过沟。
本发明因为只须在两个防滑轮中间加了一个中轮,便于在田埂路上行驶、过沟。所以结构简单,同时发明的着眼点不在于全面改进现有技术的操作规程,所以该机的操作方式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2、3是根据发明提出的稻田三轮犁耙机的侧视图,正视图,附视图。
下面合图1、2、3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柴油机皮带轮(1)传动变速箱皮带轮(2)经变速箱(3)变速,《变速箱(3)内有一对圆锥齿轮a、b,圆锥齿轮b与变速箱皮带轮(2)轴连接,带动圆锥齿轮a,使其它齿轮相应传动,圆锥齿轮a、b的作用是改变它的传动方向》,中轮(4)的两端连接可随时卸装的防滑轮,(5)(6)经变速箱(3)变速传动,转向离合器(7)(8),《转向离合器(8)内有一对离合档,c、d,一个离合档c与中轴(10)连接,另一个离合档d,与承受防滑轮(5)部分相接,分离爪(15)当中,当拨动分离爪(15)时,离合档c、d分开,如图2所示,中的c、d部分是处于分离过程,分离爪(15)复到原位。即:离合档c、d收合,这样便起到转向分离的作用》,机架(9),皮带张紧轮(11),活动挂架(12)、(13),扶手架(14),犁头主架(16),深浅调节器(17),左右摆动支架(18),犁头(19)。
工作情况是这样的:当调车时,把犁头主架(16)部分取下来,将防滑轮(5)、(6)从中轮(4)两端的转向离合器(7)、(8)上取下,打开活动挂架(12)、(13),将防滑轮(5)、(6)套在活动挂架(12)、(13)上,中轮(4)着地行驶。即:中轮(4)直径比防滑轮(5)、(6)直径小,中轮(4)的宽度超出防滑轮(5)、(6)。操作者握着扶手架(14)在田埂路上行驶,到了田间,将防滑轮(5)、(6)从活动挂架(12)、(13)上取下,套到中轮(4)两端的转向离合器(7)、(8)上,装上犁头主架(16)部分可工作,转弯时,只须拨动分离爪(15)便起到分离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勇军,未经唐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记忆功能的振动传感器
- 下一篇:绘画衫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