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煤综合沉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7097.7 | 申请日: | 199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习;谢兆伸;谢钰;周小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钒厂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46;C01G31/02;//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怀化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智泉 |
地址: | 418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煤 综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石煤中提取V2O5的冶炼方法。
国内外工业提钒方法有:(1)钠盐氧化焙烧—水浸出—酸沉粗钒—碱溶铵盐沉钒—热解脱氧制取精钒;(2)氧化焙烧—酸浸出—中间盐—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取精钒;(3)氧化焙烧—酸浸出—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取精钒;在专利号8510237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雾化钒渣一次焙烧水浸液提钒的方法。上述方法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石煤中钒的氧化和转化,即煤中的钒由低价氧化至高价(五价),并转为溶解度较大的可溶钒(包括水溶钒和酸溶钒),进入溶液,实现固液分离。因而,V2O5的转浸率和回收率不高,石煤耗量大,消耗原材料多,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同时,焙烧时,外排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L、HCL气体及少量SO2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选择正确合理的工艺路线,提高石煤焙烧中V2O5的转化率、浸出率、沉淀率、直收率和总回收率,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工艺方法去实现:
(1)石煤脱炭:将含V2O5>1.0%的石煤自然堆烧脱炭,使脱炭后的石煤灰发热量在627~1254焦耳/千克之间;
(2)球磨制球:将脱炭后的石煤灰进行球磨,其粒度为125~76μm;
(3)氧化焙烧:将球磨粉,制成球半径=5~10cm,装入平窑,在800~850℃的温下度焙烧1~1.5小时,再将焙烧后的熟料细碎至250~152μm;
(4)浸出与分离;熟料加水,固液重量比为1∶1.5,并按熟料量的0.8%加入硫酸,搅拌加热15分钟至70~80℃,控制PH=2~2.5,再加入钒量2倍左右(W/W)的氨水或NaoH或碳铵,控制PH=8~8.5,搅拌加热5分钟,温度80~85℃,澄清;
(5)分离清液:在分离后的清液中加入H2SO4,控制PH=2~2.5,用蒸汽加热>90℃,搅拌45分钟以上,沉淀获得多钒酸铵;
(6)灼烧精制:烘干多钒酸铵,使其纯度V2O5>80%,氧化灼烧,温度450℃,时间4小时,制得纯度>99.00%的精钒。
本发明与现有提钒工艺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1.工艺路线正确、流程简化、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提高了焙烧转化率和总回收率,资源利用率高,工艺所需的试剂(酸、碱等)品种少,耗量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3.消除了食盐钠化焙烧产生的HCL、CL2烟气对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
下面举一个具体实施例:
1.石煤脱炭:将筛选过的40吨含钒量1.12%的块状(φ=5~10cm)的石煤,自然堆烧脱炭,脱炭后的石煤灰发热量为1045焦耳/千克。
2.球磨制球:脱炭后球磨的石煤灰,制成球子(φ=8cm),保证球磨粒度为125μm。
3.氧化焙烧:将制得的球子(φ=8cm)装入平窑,在850℃温度下焙烧1.5小时,再将该熟料细碎至101μm。
4.浸出与分离:把细碎的熟料置入搅拌池内,加入60吨水和0.32吨硫酸,搅拌加热15分钟至80℃,控制其PH=2.5,再加入氨水0.448吨,搅拌加热5分钟至85℃,控制PH=8.0,澄清。
5.分离清液:在分离后清液中加入H2SO4,控制PH=2.5,用蒸气加热到85℃,搅拌45分钟,沉淀获得多钒酸铵。
6.灼烧精制:将沉淀获得的多钒酸铵烘干,使其纯度含V2O5>80%,进行氧化灼烧,温度450℃,时间4小时,即制得纯度为99.67%的精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钒厂,未经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钒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7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