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斩波装置的阻塞式换流能量提升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2107550.2 | 申请日: | 199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P7/29 | 分类号: | H02P7/29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永生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装置 阻塞 换流 能量 提升 电路 | ||
本发明属于基本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压直——直斩波装置的电容储能式换流的电压提升电路。
从七十年代开始,直流斩波电路已广泛用于蓄电池车辆控制中。由于电流平均值大,过载倍数高,到目前为止,晶闸管仍然是最适合于大电流控制的主开关元件,并同时辅之以能使主开关有效断开的换流电路。
众所周知,换流的可靠程度首先取决于换流能量的大小,因此在低压斩波装置中,必须对换流电压进行提升。在开关晶闸管断开瞬间,负载的续流尚未发生或者续流电流尚未上升至原负载电流时,电流仍将流经换流电容,进行强制性过充电。一旦续流发生,且等于负载电流时,过充电过程便告终止。换言之,关断能量的提升与负载电流向续流电路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外低压斩波装置典型电路,如LC自换流电路、摩根电路、阴极脉冲电路、反振式电路以及广泛采用的琼斯电路等,都是围绕如何实现换流能量的高提升做文章,但思路上仅局限于负载续流的自然转移,即续流的出现时刻和上升过程是不受控制的。苏联专利657543号和957434号亦属此列,这种局限就决定了传统线路的固有缺陷,即为实现换流能量的高提升,需要高品质谐振元件或者大体积的电抗器,且提升倍数也做得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能量提升高的直流斩波装置的阻塞式换流能量提升电路。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在现有的直流斩波装置中采用续流阻塞方式提升关断能量。直流斩波装置的阻塞式换流能量提升电路,包括主开关(1)和换流电路(2),主开关(1)与负载(4)串联后并入电源,换流电路为电容储能式电路,可以是LC谐振电路且与主开关(1)并联,也可以是桥路且串接电感L2后与主开关(1)并联,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具有与负载(4)并联且具有阻塞特性的续流电路(3)。
续流电路(3)可以是由电感L1和二极管串联构成,续流电路(3)也可以是一延时自触发或者他控触发的晶闸管,续流电路(3)还可以是慢开通二极管。
本发明仅是在现有直流斩波装置的续流电路中串接一个阻塞元件,或者是续流电路直接使用具有阻塞特性的续流器件,结构十分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可以获得很高的能量提升,特别适用于重载斩波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阻塞式直流斩波电路方框图。
图2是阻塞式桥换流斩波电路图。
图3是阻塞式单管反振斩波电路图。
图4是采用可控晶闸管作续流元件的阻塞式单管反振斩波电路图。
图5是图2所示控制电路的脉冲时序图、电容C1和晶闸管V5的电压波形图。
如图1所示,本直流斩波装置的阻塞式换流能量提升电路主要包括主开关(1)和换流电路(2),主开关(1)与负载(4)串联后并入电源,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具有与负载(4)并联且具有阻塞特性的续流电路(3)。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主开关(1)为开关晶闸管V5,换流电路(2)由晶闸管V1、V2、V3、V4以及电容C1组成桥路,且串接电感L2后与主开关(1)也即开关晶闸管V5并联,续流电路(3)由电感L1和二极管V6串联而成,且与负载(4)并联。开关晶闸管V5为KK500A。换流电路(2)用的晶闸管V1、V2、V3、V4为KP100A,电容C1为200μF。续流电路(3′)中的续流二极管V6为KP200A,续流二极管V6串接的电感L1的阻塞时间为100μS。在主开关(1)与换流电路(2)之间串接的电感L2为200μH,L2起去磁作用。负载(4)的工作电压E为直流48伏。
图2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5叙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开关厂,未经常州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7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灯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