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像红光脉冲声响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92108012.3 | 申请日: | 199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0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汉军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F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4000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光 脉冲 声响 弱视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电子仪器,特别是一种治疗眼睛弱视的后像红光弱视治疗仪。
弱视是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童眼疾,目前对这种眼病的病理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传统观点认为弱视的病损在大脑中枢部位,而“外用学说”则认为弱视是患者视网膜上有用常规手段观察不到的病损;两种学说尚无定论。近年来随着眼电生理技术的完善及深入研究,发现人类视觉冲动的传递有多通道,如司精细分析力的黄斑通道和司粗略空间结构分辩力的周边通道,即X视通道和Y视通道。当X视通道和Y视通道同时开放时,Y视通道对X视通道产生竞争性仰制,使X视通道视神经节细胞之后段视路上的神经组织兴奋性降低,视冲动的传递速度减慢。该发现被称为“交替抑制竞争学说”,而现有的儿童弱视治疗仪大部分是根据人类的眼视网膜黄斑锥体细胞对红光敏感这一原理而设计的,如在CN87211854U中公开的音乐红光闪烁描绘弱视治疗仪,其公告日期为1988年9月14日,它是将红光闪烁电路,描绘电路、立体声放音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组成,通过用描绘电笔给在闪烁红光的透光显示板上按印刷电路上的图案绘图,由笔头与印刷电路图导通与否控制音响电路,使患者能专心、仔细地观察印刷电路的导电线条和导电线条后的闪烁红光,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它存在以下不足:1.仅有闪烁红光刺激黄斑区使其所获的刺激强度有限,因而治疗效果不好。2.结构复杂,成本较高。3.由于是采用一组亮度高的红色闪烁光源,且无聚光镜,遮光罩等,因而耗能较大,散射较多,治疗效果较差。4.由于所需控制的电路开关较多,因而操作过程复杂,使用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交替抑制竞争”理论而设计一种治疗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操作简单的后像红光脉冲声响弱视治疗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和原理实现的:后像红光脉冲声响弱视治疗仪,包括有机身和闪烁红光灯以及在机身内的电源电路,声响电路,其主要特征是在机身内有接在电源电路上的后像红光电路,该后像红光电路是由产生振荡脉冲的振荡电路和外接在振荡电路上的红光灯D3以及接在电源上与后像红光转换开关K2相接的后像灯D2组成;后像灯D2外接固定在后像镜筒的后部,其镜筒前部固有使其后像光源成为平行光线的透镜或透镜组,其透镜或透镜组前表面中央置有直径3-8mm的不透光黑斑。红光灯D3也外接在红光镜筒的后部。本发明的原理是:接通电源使后像灯亮产生足够亮度、无飘移的后像,让患者注视45秒钟解除Y视通道对X视通道的竞争仰制,然后拨动后像红光转换开关,使红光灯发出波长约为650mm±,光亮度约为2.5mcd,频率约为15HZ的红光脉冲,同时声响电路同步发音,让患者注视7分钟对患者视神经节细胞后段视路中X视通道进行刺激,以提高弱视中心视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后像红光相结合的结构,因而能增大红光对X视通道的刺激强度,增加X视通道的感觉输入以提高其治疗效果,经临床实验证明,该仪器不仅对低龄儿童治疗效果好,且对一般放弃治疗的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也效好,其具体疗效观察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汉军,未经孙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盒式磁带录制机中的机座的装带装置
- 下一篇:脂肪烃石油树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