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挥发性钡有机配合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8378.5 | 申请日: | 199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5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3/00 | 分类号: | C07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粹芳,邬震中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挥发性 有机 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讲是关于高挥发性不含氟的钡有机配合体的制备方法。
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制备钇-钡-钢-氧高温超导薄膜的关键需要具有良好择发性的钇、钡、铜有机配合物作为金属源。易挥发的钇和铜有机配合物已有文献报道,然而易挥发的钡有机配合物据报道(J.zhao等,App.Phys.Lett.,53,1750(1988))必须使用含氟有机配体。该含氟有机配体合成步骤长,成本高,而且制备超导薄膜时必须增加除氟工艺过程。虽另有文献曾报道(G.S.Hammod等Inorg.Chem.,2,73(1963);E.W.Berg等,Anal.Chim.Acta,60,117(1972))不含氟的钡有机配合物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的制备,但文献中没有叙述具体反应条件,并称此配合物挥发性很低。我们曾参考文献方法制备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得到的反应产物是淡黄色粘状固体,不易干燥,虽重结晶后可得白色结晶,但产率仅24.6%,挥发性差,给制备超导薄膜工艺造成困难。由于反应产物成粘状固体,尚未反应的二酮被包在粘状物中,既大大降低了产率又必须经重结晶才可得到疏松产物。
为此,本发明目的是对上述不含氟的钡有机配合物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找寻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产物挥发性,使之成为一个高挥发性不合氟的钡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要求产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工艺简单。
本发明是2,2,6,6-四甲基-3,6-庚二酮与氯化钡反应,以醇、醇-水或丙酮-水为溶剂,在氢氧化铵存在下制备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方法是在溶剂及氢氧化铵(含NH2 25%左右)存在下,以2,2,6,6,-四甲基-3,5-庚二酮与氯化钡在反应温度-20℃-50℃之间激烈搅拌反应2-8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固体用冰水洗涤,干燥,即得白色疏松粉末产物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产物的物理常数与文献值相同,产率为63.1-75.1%,挥发率(真空度3毫米汞柱,260℃加热半小数)可达90%左右。
上述溶剂醇可以是甲醇、乙醇和丙醇。反应物2,2,6,6-四甲基-3,5-庚二酮与氯化钡的克分子比例是1∶0.5-1,二酮与其它试剂的体积比为2,2,6,6-四甲基-3,5-庚二酮∶氢氧化铵∶水∶醇(或酮)是为1∶5-25∶0-4∶5-20。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重结晶,即能得到白色疏松粉末产物,产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产物挥发性好,质量稳定,重复性好。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钡作为钡源,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薄膜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实例一
2克(10.85毫克分子)2,2,6,6,-四甲基-3,5--庚二酮,1.6克(6.55毫克分子)氯化钡及27.5毫升乙醇于三颈瓶中,使反应温度为20℃,搅拌下自滴液漏斗加入52毫升氢氧化铵(含NH2 25%),然后在20%继续搅拌4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以冰水洗涤、干燥、得白色粉末2.05克,得率74.8%,挥发率90.9%。
实例二
2克(10.85毫克分子)2,2,6,6-四甲基-3,5-庚二酮,1.32克氯化钡(5.41毫克分子)、8.5毫升水及27.5毫升甲醇于三颈瓶中,调节反应温度为-20℃,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滴加26毫升氢氧化铵(含NH2 25%),然后在-20℃继续搅拌6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以冰水洗涤,干燥,得白色粉末2.01克,得率73.3%,挥发率86.9%。
实例三
2克(10.85毫克分子)2,2,6,6,-四甲基-3,5-庚二酮,1.6克(6.55毫克分子)氯化钡,2.2毫升水及41.4毫升丙醇于三颈瓶中,调节反应温度为20℃,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滴加26毫升氢氧化铵(含NH2 25%),在20℃继续搅拌2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以冰水洗涤、干燥、得白色粉末1.88克,得率68.5%,挥发率87.8%。
实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物油组合物
- 下一篇:从盐酸中除去不希望颜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