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鞍座坐力加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2108392.0 | 申请日: | 199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俞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智才 |
主分类号: | B62M1/20 | 分类号: | B62M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险峰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鞍座坐力 加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坐力加速器。
在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包括人力三轮车)都只是靠人体腿部力量来骑行,骑车时人体自身的压力和道路起伏不平时人体上下颠动、左右摆动的冲击力,都被座簧吸收,没有得到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附加装置,能将人体的压力,骑行时人体的摆动、上下颠动等冲击力变成自行车向前的驱动力,达到骑行轻快、省力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在自行车鞍座板下,安装1-2根与二个座簧相平行的项杆,项杆下端连着一个扩程杠杆,扩程杠杆下端通过一个缓冲拉簧后带动飞盘回转,飞盘上装有一套单向传动装置,通过它带动自行车后轮向前转动。当人骑车时,坐在鞍座上,由于鞍座前支点2基本不动,人的体重将压缩二根座簧3,项杆4随之被压下,推动扩程杠杆5作顺时针转动。扩程杠杆下端带动缓冲拉簧8向前移动,通过上链条9带动飞盘18作逆时针转动。由于夹板19上绕着被拉簧10拉紧着的下链条11,其作用力方向为顺时针,所以杠杆12受逆时针转动的力,它克服扭簧13的扭力,将压轮17向顺时针方向推动。但压轮外边被锲板16挡着,所以压轮受锲板的推力被压向轴套14(即自行车花鼓筒外园边侧凸肩),利用压轮与轴套之间的正压力产生摩擦力,带动轴套与飞盘同作逆时针转动;在骑行时人体受路面起伏波动影响被瞬间向上弹起时,鞍座板向上复原,顶杆上压力消失,压轮受扭簧之力,向逆时针方向移动,压轮与轴套之间压力消除,轴套处于自由转动状态。这时飞盘与轴套之间靠三个滚轮15接触支持,能相对轻快滚动。飞盘受下拉簧10之力,被链条11拉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回复到起始位置,准备接受下一次项杆的压力,再带动后车轮7向前进。这样周而复始,只要路面稍有起伏不平,人体在骑行时坐在鞍座上,其体重不断地冲击项杆4,使其不断的产生向前加速力,驱动自行车前进。由于人体在骑行时的颠动、冲击速度一般较大,为减轻冲击噪音,在扩程杠杆下端串接一个缓冲拉簧8,它能部份吸收瞬间冲击力,使加速较平缓适当匹配该拉簧强度,就能达到良好缓冲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显见的。将人体在骑车时对鞍座的冲击力从白白浪费变为有效的驱动力,化无用功为有用,在车速愈快,路况愈差情况下加速效果愈明显。这样,就能在化费同样大小的力气骑行时,达到最大速度,或在达到同样速度情况下用最小的力气骑行。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中单向传动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是:参见图1、图2,1是鞍座板,2是鞍座前支点,3是座簧,4是顶杆,5是扩程杠杆,长短臂长度之比为4-8,6是自行车三角架,7是自行车后轮,8是缓冲拉簧,9是上链条,10是复位拉簧(亦可用卷簧代替),11是下链条,12是三块杠杆,13是三个扭簧,14是自行车轴套,15是三个滚轮,16是三块锲板,17是三个压轮,18是飞盘,19是二块夹板。拉簧8强度大于拉簧10,三个扭簧13的扭力之和小于拉簧10的拉力。锲板的锲角α为8度至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智才,未经俞智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催化燃水装置
- 下一篇:节流式油井灭火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