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吹口边棱发声乐器无效
申请号: | 92108603.2 | 申请日: | 199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1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渭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渭裕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00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吹口边棱 发声 乐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是一种改进型的吹口边棱发声乐器。
现代社会随着交响电子音乐的普及,欣赏水准的提高,民族乐器笛箫的音准律制越来越显示与音乐群体都要求的十二平均律有差异,影响它在音乐群体中的使用。如笛,民歌伴奏中已越来越少使用它;沪剧越剧中原使用箫的乐段,不少已改用长笛。其根源是制作上不科学,律制不明确,演奏上音准要求不严,误差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传统技艺特色极少受影响的基础上具有十二音体系性能,在律制音准转调性能上符合十二平均律要求的改进型吹口边棱发声乐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改进型吹口边棱发声乐器,由吹孔、辅助孔、筒音孔、键柱、键轴管体组成,在所述管体上设有有六个指按孔,在所述管体上还设有第七指按孔和三个键按孔:二个开式键按孔和一个闭式键按孔,所述第七指按孔设置在所述管体上适合于左大姆指按压的位置上,其对应的音名为#2;所述二个开式键按孔设置在所述管体上适合于右小姆指按压的位置上,它们分别对应的音名为#5和#6;所述闭式键按孔设置在所述管体上适合于左小姆指按压的位置上,其对应的音名为#1。
本发明的优点是七孔三键的结构使曲笛、梆笛、大笛、萧、尺八既保持传统技艺特色,又在音准律制转调等性能上符合当今音乐群体都要求的十二音制。
图1为改进型律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型曲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型尺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改进型梆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改进型大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改进型律萧音位指法表;
图7为改进型曲笛音位指法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本发明由吹孔1、辅助孔2、筒音孔3、键柱4、键轴5、管体6组成,管体6上有三个键按孔(一个闭式键按孔9和二个开式键按孔7、8)和七个指按孔:第一指按孔10、第二指按孔11、第三指按孔12、第四指按孔13、第五指按孔14、第六指按孔15、新增第七指按孔16。其中键柱4用竹或胶木制作,并加工成梯形,其底边成与管体6的结合面吻合的凹弧形,两者之间用胶粘合,再用拉力强的锦伦线加力缠紧廿圈。此发明使指孔五下方的低半音孔位的控制指孔位转移到指孔五的上方,它不但简化工艺结构,更主要的作用,使左姆指的启用不影响其它手指的灵活性,在保持手指的技艺特色极少受到影响上的有积极作用。改进型吹口边棱发声乐器各音位由九个手指控制,右姆指专事笛、箫、尺八演奏时的管体6的平稳,各指控制的音位如下:[全按作“5”(SO)b3(bmi)即#2(#re)、#6(#1a)即b7(bsi)论述]。
新启用的左小指控制键按孔9(闭式),发#1(#do)音时按键,不发此音是左小指无负担。
新启用的左拇指,控制第七指按孔(移位音孔)16,开此孔发#2(#re),移位的目的使指按孔调整到适合左拇指控制的点上,使左拇指的启用不影响牵连其他手指的录活性。萧、尺八左拇指原是按指按孔六,新启用的是左中指,控制新增孔半音孔,此孔音位与曲笛的新增孔移位相同发#2(#re)。
新启用的右小指,控制组合键,通过机械结构它可控制键按孔7(开式),开发#5(#so);控制键按孔8(开式),闭发#6(#1a)。由于键按孔7和键按孔8是开式键,发“#5”右小指无负担,发“#6”需配合第二指按孔的开右小指键按孔11,通过组合键的机械结构使键按孔8闭合,因此,右小指在控制发“#5”、“#6”时的负担并不重,而是发全按的“5”(so)要与右无名指保持同步活动,因此传统技艺特色极少受影响。
原六个指按孔仍由:右无名指控制第一指按孔;右中指控制第二指按孔;右食指控制第三指按孔;左无名指控制第四指按孔;左中指控制第五指按孔;左食指控制第六指按孔。即在原笛萧七声音阶基础上,通过改进型的音位孔键结构,增加#5(#so)(键按孔7);“#6”(#1a)(键按孔8);“#1”(#do)(键按孔9);“#2”(#re)(第七指按孔16,即移位指按孔,箫、尺八为半音孔);“#4”(#fa)[调整孔经位距后的第六指按孔,用“叉口”技法后,又使第六指按孔发“4”(fa)],共增加“#4”、“#5”、“#6”、“#1”、“#2”五个音,使改进后的梆笛、大笛、律箫、尺八、曲笛,在传统技艺特色极少受影响的前提下,具有十二音体系各音齐全的性能,音准律制符合十二平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渭裕,未经谭渭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