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短原木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8732.2 | 申请日: | 199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方可武;方忠王;方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可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1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原木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灵芝短原木栽培技术。
现有技术中,灵芝短原木栽培工艺中,埋土这个环节,都是采取短原木直立埋土栽培法,即口径60~200毫米的原木截成150毫米长的段料,然后竖直地埋入于土中,其顶部与土平齐。这种直立埋土栽培法存在有如下几种不足之处:由于埋土深度要150毫米,使得埋土速度慢,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工,并且菌材透气性不好,导致菌丝不能及时对灵芝菌材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和吸收,从而使灵芝生长速度慢,产量不高,质量不好,其正品率不到30%,所剩下的70%灵芝产品均为等外品,故生产成本高,产出慢,经济效益低;由于这种直立埋土法无法充分利用由段料原木制成的灵芝菌材中的营养成分,因此,木材利用率不高;由于直立埋入栽培法中透气性不好这一因素的限制,使得制成灵芝菌材的段料原木其长度不宜超过150毫米,对于口径小于60毫米的枝丫材,由于其单位面积小,如用于制成灵芝菌材,其单位面积内营养成分的数量和质量也较低,反映到由150毫米长的小口径枝丫材制成的灵芝菌材,只能生长出质量较次的小朵灵芝。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外,而提供一种埋土速度快,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木材利用率高,灵芝产量高,质量好,生产速度快的灵芝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灵芝短原木栽培方法,原木截成段料,经过接种,培养管理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灵芝菌材,将成熟后的灵芝菌材埋入土中,其上部与土平齐,所说的灵芝菌材是横卧着埋入于土中。
这样,段料原木的口径就是灵芝菌材的埋入深度,使得段料原木的长度与埋土深度没有有机地联系。如此,段料原木,特别是小口径枝丫材制成的灵芝菌材为提高其单位体积内的营养成分,可以采取加长段料原木长度的方法,而无须担心由此会引起灵芝菌材埋土后透气性不好。
所说的制成灵芝菌材的段料原木的长度最好为250毫米~700毫米。
在这种长度范围中,既便于操作,又利于产生良好的灵芝收获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生产成本低,木材利用率高,埋土速度快,生产操作方便,由于灵芝菌材埋土深度浅,因此透气性好,有效地促进了菌丝体对灵芝菌材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和吸收,从而使得灵芝产量高,对于同口径,同样单位体积制成灵芝菌材的段料原木,其灵芝产量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要增收20%左右;质量好,正品率可达到90%;生产速度快,灵芝产出快,从初栽到收获灵芝,现有技术要2~3年时间,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只要1~2年时间,最佳可以只要十个月,因此,经济效益显著;小口径枝丫材由于其口径小,因此,当制成灵芝菌材而埋土时,其埋入深度也浅,因此,透气性好,而单位体积内营养成分的提高则可以增加段料原木的长度来获得,故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小口径枝丫材制成的灵芝菌材上也可以长出优质大朵灵芝,且产量高,因此,本发明为小口径枝丫材劣质而优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办法,从而充分利用了枝丫材进行栽培,合理开发和保护了森林资源。
最佳实施例:
一种口径为70毫米的枝丫材,截成600毫米长的段料,经过接种和培养管理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灵芝菌材,将成熟后的灵芝菌材横卧着埋入于土中,其上部与土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可武,未经方可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