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晾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08740.3 | 申请日: | 199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慧玲 |
主分类号: | D06F53/00 | 分类号: | D06F53/00;D06F5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晾晒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晾晒装置,它是一条柔性拉索,其二端与晾晒搁杆系缚固定,其特征是所述的柔性拉索是由一段段的承拉物与金属环相互交替间隔布置连接而成。
现有的晾晒方法是将被晒物搁在竹杆或绳索、铁丝等水平布置的杆体和索体上。但这些工具均有一缺点,即被晒衣物的衣架勾挂于其上之后会随风漂移,以至许多衣物被挤成一堆,无法保持应有的均匀间隔,这样湿衣服不容易干,受太阳照晒的效果也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晾晒衣物的柔性拉索,它沿长度方向颁有间隔均匀的金属环供勾挂衣架用,而且柔性拉索二端具有张紧度调节功能,这样,晾晒的衣服由于衣架是勾挂在金属环内,即使有较大的风晾晒的衣物也不会随风移动,被堆积在一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案是:用金属环将一段一段承拉物连成链状柔性拉索,也就是说,金属环与承拉物交替间隔(即每一个金属环二边各有一根承拉物或者每一根承拉物二端各有一只金属环)布置并相互连接成链状。增加或减少金属环和承拉物的数目,就改变了整根柔性拉索的长度。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按需对柔性拉索的长度进行调节。
每一根承拉物的二个端头上有供金属环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的承拉物可以是刚性杆段、也可以是柔性索段,其尺寸可以是定长,也可由一些不同长度的承拉物来连成一条链状的柔性拉索。
所述的金属环的形状最好是大体呈三角形的,当然长圆形的形状也是可以的。所述的金属环是由一根金属丝(如钢丝)自身叠绕成如回形针那样的结构,金属丝的始端和末端相互不连接,因此金属环有供承拉物二端的连接孔进入和退出的二个开口。
本发明的链状柔性拉索不管其承拉物是柔性的还是刚性的,它们在被金属环连成链状之后,从其整体来说总是呈柔性的。在此柔性拉索的二端固定有用于将二个索端与晾晒搁杆相互连接的箍圈或弯钩,箍圈与晾晒搁杆抱紧后,在其上下二边之间用固定螺丝螺母锁紧(如采用弯钩的方案,就不需要用该固定螺丝和螺母了)。所述的箍圈和弯钩通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调节螺丝和螺母与所述柔性拉索的二个端头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在晾晒衣服时调节柔性拉索沿水平方向上的绷紧程度。
由于本发明的柔性拉索上均匀间隔地分布着一个一个金属环,每一金属环均可供晾晒衣物的衣架勾挂,所以,用本发明的柔性拉索晾晒衣物,一只只衣架在风吹时不会发生移动,因此,衣物不会被挤拢一堆,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带来了新的技术效果,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以下结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属于刚性承拉物)。
附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属于柔性承拉物)。
附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属于弯钩系索装置)。
附图4是本发明柔性索中金属环的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反映的是由一段段定长刚性承拉物(1)与金属环(2)相互交替间隔串连成链状柔性拉索的技术方案。刚性承拉物(1)为塑料材质,其二端头上有供金属环(2)穿过的连接孔。金属环(2)为钢丝质,其立体图如图4显示的那样,它是由钢丝自身叠绕而成,其总体形状大体为三角形,结构象办公用的回形针,钢丝的首尾二端不相连接,因此叠绕而成的金属环(2)是有二个开口,供刚性承拉物(1)二端头上的连接小孔套入环内或者从环内套出。所述金属环(2)自身叠绕的圈数不足二圈(如图4所示),三角形的二条边为二层叠绕,剩余的那条边与钢丝的始端弯折和钢丝的终端弯折相叠。当然金属环(2)有二圈以上的叠绕也是可行的。
第二实施例反映的是由一段段定长的软索作为承拉物(1′)与金属环(2)连结成链状,构成柔性拉索的方案。一段段的承拉物(1′)可以是二端带孔的尼龙绳索,二端的小孔也是以同质的纤维绕制而成的。本实施例所用的金属环(2)同实施1例中的方案是相同的。金属环(2)也可采用长圆形(近似于回形针那样)的方案,其叠绕的圈数是二圈左右,三圈也是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玲,未经王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