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胎盘胶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8780.2 | 申请日: | 199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秉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A61L31/00;A61K35/5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厚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盘 胶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医用生物材料领域。
目前国际上用以填充小型凹陷性皮肤缺陷(如疤痕、皱纹、青年痤疮疤痕等)的生物材料为注射性牛胶原。临床证明牛胶原可能引起人体对异种系蛋白的免疫反应。
为了避免人体对异种系蛋白的免疫反应,寻找存留时间长、矫形效果优于牛胶原的生物材料,用于整形美容、填充小型凹陷性皮肤缺陷,对人胎盘胶原进行了研究。
取健康产妇的胎盘,冷冻保存过夜,次日精选无胎粪污染的周边部分胎盘组织,经清洗后将组织剪碎用丙酮浸泡,清洗。将剪碎的胎盘置于0.5mol/L乙酸中并打碎,加胃蛋白酶(0.1-2.9g/100g湿组织)消化。离心,留沉淀A。上清液加NaOH溶液,弃沉淀,上清液经透析、离心,留沉淀(胶原A)。
沉淀A经NaCl(5-15%)洗,用Na2HPO4反复提取,离心去除清洗液,沉淀用柠檬酸盐缓冲液(0.1-0.4mol/l,pH2.5-4.0)提取,离心,留沉淀(胶原B)。
将胶原A和胶原B按不同比例(10∶1,9∶1……,1∶1)混匀,对磷酸缓冲液透析至平衡。
加入生长激素(0.01-0.2μ/ml)和利多卡因,分散化使之通过6号针头,安全检验合格后用于填充皮肤小型凹陷性缺陷。
若无特别说明,以上操作均在无菌、0-4℃条件下进行。
本生物材料不引发受术者产生免疫反应,存留时间长,矫形效果优于牛胶原同类产品。
最佳实施例:取无肝炎、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无遗传性胶原病的胎盘的无污染的周边部分,用含酶抑制剂的磷酸盐缓冲液喷淋冲洗清除血液污染至胎盘组织呈乳白色。
将组织剪碎后用丙酮浸泡过夜,次日更换二次,再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次。
将剪碎的胎盘置于0.5mol/L乙酸中(pH2.5)打碎,并加胃蛋白酶(0.1-2.0g/100g湿组织),消化1-3天(具体剂量及天数依胎盘匀浆液的乳化程度确定)。离心30分钟,14000rpm,留沉淀(沉淀A)。
上清中逐滴加入10mol/L NaOH调pH至7.2-7.8,弃沉淀,上清对0.02mol/LNa2HPO4透析4-6天,离心,弃上清,留沉淀(胶原A)。
沉淀A用5倍体积10%NaCl洗8次,再用5倍体积的0.067mol/LNa2HPO4反复提取3次,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5倍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pH3.7、0.15mol/L)提取4次,离心去上清,留沉淀(胶原B)。
将胶原A与胶原B按不同比例(1∶0,4∶1,3∶1,2∶1)混匀,对磷酸盐缓冲液透析至平衡(pH7.0-7.4),加入生长激素(0.01-0.2μ/ml)和利多卡因(0.1-0.5%)。以上各部位依患者及注射部位不同而选定。
分散化使之通过6号针头,通过安全试验后可投入使用。
以上过程无特殊说明均在0-4℃条件下进行,全部无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未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放大增益倍增器
- 下一篇:智能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