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表面耐蚀刷处理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10009.4 | 申请日: | 199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健;田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9/06 | 分类号: | C25D9/06;C25D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表面 耐蚀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化学表面耐蚀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手柄、散热片、石墨电极、参考电极和电解池。手柄与散热片间设“O”型密封圈,石墨电极作为阴极,通过散热片和电缆接恒电位仪的辅助电极端,在进行处理时通过阴极电流;参考电极采用甘汞电极,参考电极探头靠近处理工件的表面;可移动电解池由塑料泡沫或长纤维材料组成,要处理的不锈钢工件或设备为阳极,接恒电位仪的工作电极端,处理时通入阳极电流,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HNO3,其浓度为0.1~10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参考电极为0.1MKCl的甘汞电极,电极体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3.一种电化学表面耐蚀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待处理的不锈钢工件的表面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层、锈斑和油脂,并用水冲净;(2)电化学表面刷处理装置的电解池吸足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用HNO3,浓度为0.1~10N;(3)开启恒电位仪,控制预定处理电位为二次钝化电位,即1.0~1.7V(SCE),接工件为工作电极,石墨电极作为辅助电极,恒电位仪置极化状态,装置自然接触工件的表面并缓慢移动,反复数次,装置停留在处理工件表面各位置的平均时间为4~12分钟,即在表面阳极刷处理的时间内,电位恒定在不锈钢二次钝化电位区阳极处理,随刷处理过程,阳极电流变化不定;(4)电化学表面刷处理完毕的工件表面用水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0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频率和Q的非对称有源陷波器
- 下一篇:电弧焊嘴或切割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