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防水涂料无效
申请号: | 92110033.7 | 申请日: | 199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章;张锡禔;刘晓东;胡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防水涂料 | ||
1、一种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甲乙两组份构成的该涂料,其组成分如下:
甲组分:组成分 重量百分比(%)(以全组分计)
沥青 20-80
含羟基的化合物 2.5-45
溶剂 0-50
助剂 0-20
无机填料或和颜料 0-70
乙组份:异氰酸酯残液 3-60
含羟基的化合物 2.5-45
溶剂 0-20
无机填料或和颜料 0-70
以上甲、乙两组份分别单独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双包装建筑防水涂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可以是煤焦沥青,也可以是石油沥青,还可以是天然沥青;
沥青可另加溶剂配制成20-90%的溶液用于制备甲组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羟基的化合物可以是含羟基的聚醚、聚酯、聚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其他聚合物;也可以是植物油(如:蓖麻油、豆油、胡麻油等),醇酸树酯;还可以是小分子羟基化合物和多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己三醇,以及其他醇类);这些羟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残液,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精馏后的残留液,所述的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撑异氰酸酯、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等,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残液。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可以是芳烃,如:甲苯、二甲苯、重质苯等;也可以是卤代烃,如: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仿等;可以是酯类,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可以是酮类,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还可以是200#溶剂以及脂族烃,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主要有:防老剂、紫外吸收剂、表面活性剂、消泡流平剂,如:硅油及其衍生物。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或和颜料,可以是:碳酸钙、滑石粉、陶土、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石膏粉、硫酸钡、铁红、白炭黑和或各种颜料。
8、按照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各组成分原料其含水量必须在0.1%以下。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组份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热法制成,将乙组份所属的各组成分原料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控制搅拌温度不大于80℃(必要时,可用冷却水降温),1小时后,再缓慢升温至90-100℃,保温至少3小时后,降温至50℃以下,出料包装备用;也可以采用冷法制成:将乙组份所属各组成分原料,除异氰酸酯残液外依次投入容器内,混合均匀,放置24小时后,再加入异氰酸酯残液中,随加随搅拌,约1小时后,待不产生微泡后,分装于包装桶内备用。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双包装出品后,其施工方法为:将甲、乙两组份涂料按(0.1-10)∶1=甲∶乙的混合比,现场配制后使用,用于浇铺、涂刷、堵漏;浇铺后,刮平刮均;多次涂刷时应每间隔2-6小时,涂刷一次,经涂层凝胶成型后,再经2-8小时,使涂层完全固化后,撒铺涂层膜面上一定量的砂砾等,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未经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0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图形的电解-化学联合腐蚀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接便器带澡盆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