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投纬装置的筘无效
申请号: | 92110118.X | 申请日: | 199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9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0 |
发明(设计)人: | 白木雅雄;松山新一郎;石川国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3D47/30 | 分类号: | D03D4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 ||
1.一种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包括多个在前面凹设有导引孔(4,5)的筘齿(3A,3B),通过该导引孔的排列而形成纬纱飞行投纬通路(S),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各筘齿(3A,3B)的导引孔(4,5)上具有上壁部、内壁部以及下壁部;
由上述多个筘齿(3A,3B)构成的筘齿列,区分为位于靠近投纬起始端的第1区间(L1)和位于靠近投纬末端的第2区间(L2);
配置在上述第1区间(L1)中的筘齿(3A)的导引孔的内壁部的内壁面(4b)的倾角,设定成较配置在上述第2区间(L2)中的筘齿(3B)的导引孔的内壁部的内壁面(5b)的倾角为小;
在各筘齿(3A,3B)中,导引孔下壁部的下壁面(4c,5c)的倾角,设定成较导引孔上壁部的上壁面(4a,5a)的倾角为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第1区间(L1)中的筘齿(3A)的导引孔的下壁部的下壁面(4c)的倾角,设定成较配置在上述第2区间(L2)中的筘齿(3B)的导引孔的下壁部的下壁面(5c)的倾角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第1区间(L1)中的筘齿(3A)的导引孔的上壁部的上壁面(4a)的倾角,与配置在上述第2区间(L2)中的筘齿(3B)的导引孔的上壁部的上壁面(5a)的倾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间(L1)的长度在50-50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在各筘齿(3A,3B)中,导引孔上壁部的上壁面(4a,5a)的倾角,设定成较导引孔内壁部的内壁面(4b,5b)的倾角为大。
6.一种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包括多个在前面凹设有导引孔(14,15)的筘齿(9A,9B),通过该导引孔的排列而形成纬纱飞行投纬通路(S),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各筘齿(9A,9B)的导引孔(14,15)上具有上壁部、内壁部以及下壁部;
由上述多个筘齿(9A,9B)构成的筘齿列,区分为位于靠近投纬起始端的第1区间(L1)和位于靠近投纬末端的第2区间(L2);
构成上述筘齿(9A,9B)的导引孔的上壁部、内壁部以及下壁部,各形成有沿投纬方向、向投纬通路一侧进入的倾斜面(14d,14e,14f,15d,15e,15f);
构成配置在上述第1区间(L1)中的各筘齿(9A)的导引孔(14)的三个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壁部,形成有沿投纬方向、向投纬通路相反一侧倾斜的第2倾斜面(14g,14h);
在各个筘齿(9A,9B)中,导引孔下壁部的下倾斜面(14f,15f)的倾角,设定成较导引孔上壁部的上倾斜面(14d,15d)的倾角为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倾斜面(14g,14h)分别形成在构成各筘齿(9A)的导引孔(14)的内壁部及下壁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间(L1)的长度在50-500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在各筘齿(3A,3B)中,导引孔上壁部的上壁面(4a,5a)的倾角,设定成较导引孔内壁部的内壁面(4b,5b)的倾角为大。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投纬装置的筘,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倾斜面(14g,14h)的倾角,设定成较上述与第2倾斜面(14g,14h)相应的倾斜面(14e,14f)的倾角为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1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含醣棉消醣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压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