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段纺织品中故障检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0185.6 | 申请日: | 199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4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K·-H·米尔贝格;F·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3/08 | 分类号: | D06H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程天正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段 纺织品 故障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段纺织品中,特别是在圆型编机或圆型经编机上制出的圆筒状编织物中故障检测的方法,该机中的这段织物在至少一个条形区域中由检测装置以电光方式扫描,该装置在设于条形区中的一系列检测点发出电识别器检测信号用以记录织物的状态,为了识别故障,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以便在不同故障类型的不同故障形式和/或大小之间作出区别,并对这种方法中检测出的故障类型产生独立的输出信号,以驱动特别的显示和/或控制或开关装置,在扫描中检测装置对于设在该段织物与检测装置之间的条形区横向方向有一设定速度的相对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需扫描的该段织物区域被更好地扫描若干次。
例如在高速圆型编机中,需要在对故障的出现进行了监测的操作中连续不断地取下圆筒织物。这些故障可能为“疵点”故障,也即是例如由断线和相对于圆筒织物纵向的横向脱丝引起的“破洞”,这大部分要跨越针迹的数个纵行。但也会有“拖丝”故障,即在针织的几个针程中沿圆筒织物纵向扩展的故障,且一般地以“脱丝”出现。当例如仅在低质纱线编织时发生在纱线突然颤动的“疵点”故障,或相对短的“拖丝”故障,通常不值得停机。尽管如此,也要求记录例如在每单位时间或在布卷中这类故障发生的次数。但是,如果在圆筒织物中突然发生超过一相当大长度的脱丝,则这是一已发生断针的信号,需要尽快停机。
众多的带有电光检测头和相连的分析单元、用以连续监测一段纺织品,特别是在圆型编机或圆型经编机上生产的圆筒编织品的纺织品监测装置已是很熟悉的。这些检测头与光源和光电管形式的光检测器一起工作,它们通常排列成行,并对织物故障必然发生的织物反射状态的变化发生响应,且发出相应的信号。对这些信号依据众多的判据以各种熟知的方法作出分析。当分析结果超出前述机器允许值时,机器被关断。
许多先前已知的检测装置都有缺点,尽管它们一般能对疵点故障和拖丝故障作出反应,但是它们不能依照所涉及的故障类型作出可靠的故障鉴别。尽管如此,为了防止在编织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仍适当地规定一允许的故障率,且只在达到这一故障率时才向机器发出停止信号。
因此属于以脱丝、漏针、拖针形式的拖丝故障的检测是更重要的,上述形式的故障也即在机器的每一转都引起对故障重复记录的那种故障。如已述及的,相当大长度拖丝故障总是由成圈区的坏针引起的,该故障必须快速排除以防止编织物的错长。
另一方面不管怎么说,对于编织物的短时故障现象(例如,纱线中的厚或薄点,棉花中的杂质等)的故障停机必须绝对避免,因为它们对编机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且大都带来一干扰因素。带有电光检测头、用以监测一段纺织品的,这些已知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可在一些出版物上找到:
从DE-OS1938677可知,一圆型编机和经编机的脱丝检测器安装于圆筒编织物内且有一光线源和至少一个作为光线检测器的光电二极管,该检测器以均匀距离装于圆筒织物且它的光电二根管相对于光源设置的方式使其检测不到任何由光源直接发出的光线。假定这里的光源是标准光源或在红外区工作的发光二极管。分析由光检测器发出的信号的控制电路是如何设计的细节没有公开。
在一种由DE-PS3133428获知的方法中,为检测和分析织物,特别是编织物中的故障,应用了若干发射头,其中信号分析电路包含一微型计算机。依照DE-PS3536991,类似地应用一微处理器工作的一纺织品监测装置允许对被监测的该段织物反射的灵敏度水平作出自动调整,这是为了改进故障记录的可靠程度水平。若干红外光二极管排成一行用作为脉冲光发射器。
从DE-OS4001650所知的一方法中,为监测一段纺织品中的故障,特别是在圆型编机上为检测脱丝、横档、纵向条痕和破洞,提供了预防措施以便故障监测装置自动核准且只有在故障总在同一点上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才执行机器关断操作,而不管机器速度怎样。对于关断所需要的故障重复出现次数可按要求调整。但是,为防止不必要的停机,只着意考虑脱丝类的故障。电光传感器包含交替排成一行的红外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