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成格栅底的格栅底单元无效
申请号: | 92110350.6 | 申请日: | 199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简-克劳德·克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永波 |
地址: | 英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成 格栅 单元 | ||
1.一种用于构成格栅底的格栅底单元(8),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侧壁(12,14),侧壁之间沿纵向串联着许多板状物体(6),板状物体之间都有出气缝(3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14)由一个框架(2)上相对的两边形成,而且每个板状物体(6)与侧壁(12,14)呈可拆式活动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壁(12,14)在其纵向有一纵向导向型面(18,20),且板状物体(6)的侧端都有与纵向导向型面(18,20)配合工作的配合型面(26,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纵向导向型面(18,20)是纵向凹槽,而配合型面(26,28)是与纵向凹槽相配合的弹性凸出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纵向导向型面(18,20)是弹性凸出部,而配合型面(26,28)是与弹性凸出部相配合的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侧壁(12,14)由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框架平面的侧壁形成,至少在前框架端面(15)用一个端壁(16)将两侧壁连接起来,端壁高度低于侧壁,侧壁(12,14)的相对的两内表面上有纵向导向型面(18,20),且位于端壁(16)之上,纵向导向型面从前框架端面(15)一直延伸至侧壁(12,14)的尽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板状物体(6)与相邻的板状物体之间有两个前定距凸出部或/和后定距凸出部(30,32),它们确定了板状物体的相对位置并确定了板状物体之间的出气缝(34)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板状物体(52,54)的侧端各有一个覆盖侧壁(44,46)上边缘的纵向凸缘(56,5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板状物体(6)由形成格栅底上表面的顶部(22)和与相邻板状物体重叠的附件(24)组成,配合面(26,28)位于顶部(22)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纵向凸缘(56,58)位于顶部(22)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终端板状物体(36),它采用某种方式被固定在框架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框架(2)上靠前框架端面(15)的一侧的端部区域有一个底板(6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框架(2)上远离前框架端面(15)的一侧装的端部区域有一个盖板(62),面向前框架端面(15)的盖板一端的形状最好与板状物体的顶部(22)类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框架(2)设有用于将其安装在格栅支架(10)上的装置和用于与其它构成格栅排的框架相联接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摩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3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直通用钻夹头
- 下一篇: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幕的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