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机身后盖内具有编码窗安全装置的照像机无效
申请号: | 92110747.1 | 申请日: | 199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0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15 |
发明(设计)人: | 西尾悦郎;小田野民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身 后盖内 具有 编码 安全装置 照像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机,它带有安放暗盒的暗盒室,和密闭暗盒室的后盖。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身后盖内具有编码窗安装装置的照相机。
现代大多数35mm的胶卷显示标准的DX编码,这些编码能通过照相机后盖上设置的DX编码观察窗来观察。在把暗盒装入相机后在胶卷暗盒的周边表面上的显示板可通过观察窗看到。该DX编码观察窗通常设置有粘在其上的由合成树脂或类似的材料制成的透明元件,以防止灰尘和水份等进入照相机中。但是这种粘结过程比较麻烦,需要仔细地清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其中透明窗元件可方便地固定到DX编码观察窗上。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相机,包括一个透明窗元件,具有一个窗口部分和一个周边法兰,该窗口部分装在照相机后盖的孔(窗)中,法兰包住窗口部分,它要粘到后盖的内表面上。该照相机还有一遮光元件,它把后盖的内表面与要粘到后盖的内表面的周边法兰粘结起来,所述的遮光元件有一个比后盖的孔的尺寸要大的孔。
具有这种结构,当把粘结剂涂到透明窗元件和后盖的连接表面,在把连接表面连接起来后,从连结表面挤出的过分的粘结剂将被遮光元件遮住,因而使照相机保持好的外观。这样也简化了粘结过程,因此改进了操作效率。
最好,所述的遮光元件包括一个环形连接部分和一个孔,所述的环形连接部分把后盖和透明窗元件的法兰搭接起来,所述的孔与透明窗元件的窗口部分相一致使遮光元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的暗盒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最好设置要把透明窗元件的法兰粘到其上的法兰粘结表面,设置在所述的后盖相应于DX编码观察窗的周边的内表面上。
最好,遮光元件的连接部分不仅把定位凸块与邻接凸块搭接起来以封住其中的间隙,还把透明窗元件的周边部分和后盖的内表面连接起来以封住其中的间隙。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照相机的后盖孔和周围元件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透明窗元件的透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遮光元件的透视图。
在图1中,照相机的后盖13上形成有一个DX编码观察窗(确认窗)32。后盖13的限定着DX编码观察窗为周边的内表面设置着一个法兰粘结面33,透明窗元件11的周边法兰21要粘结在该粘结面33上。后盖13还有第一定位凸块28和第二定位凸块30,第一定位凸块28有用来对一个遮光元件25定位的定位面29和第二定位凸块30有位于法兰粘结面33外面的定位面31,该定位面31也用来对遮光元件25定位。
法兰粘结面33有多个可涂以粘结剂的粘结槽34。所述的DX编码观察窗32的位置相应于装入一个暗盒35的暗盒室的位置。因此,定位凸块28朝暗盒室突出,其高度高于后盖13的其余部分的内表面。有这样形状的定位凸块28使遮光元件25能与暗盒35的形状相适应。在图1中,“F”表示胶卷。
透明窗元件11设置有周边法兰21,窗口部分20和一个邻接凸块22,如图2所示。法兰21粘结到设置在后盖13的DX编码观察窗32的周边上的法兰粘结面33上。窗口部分20从后盖13内侧装进DX编码观察窗32中,并在安装透明窗元件11时作为一定位装置。邻接凸块22从周边法兰21的一端(图1,2中左端)朝着暗盒室凸进,其高度高于后盖13的内表面,邻接凸块22有一个与遮光元件25的弧形外表面相应的弧形上表面22a。
一般矩形的遮光元件25由软的或柔性的材料,如合成树脂制成,几乎没有光或者没有光能透过它,该遮光元件25设置有与DX编码观察窗32相应的中心孔26和一个环形的连结部分25a。中心孔26尺寸比DX编码观察窗的尺寸大。
环形连结部分25a把定位凸块28的上表面28a和邻接凸块22的上表面22a搭接起来而把定位凸块28和邻接凸块22之间的间隙S1封起来。而环形连结部分25a把透明窗元件11的周边和后盖13的内表面搭接起来而把它们之间的间隙S2封起来。相应地,入射到窗口部分20上的光被挡住不能进入暗盒室。另外,也可保持照相机好的外观。
在上述结构的照相机中,透明窗元件11按下述步骤安装到照相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工艺控制的线型烷属烃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香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