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三氮超硬高速钢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2110969.5 | 申请日: | 199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厚义;高锦华;陈景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三氮超硬 高速钢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高速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V3N超硬高速钢真空淬火及回火工艺。
北京科技大学陈景榕教授主持研制的W12Mo3Cr4V3N(简称V3N)是一种新型无钴超硬高速钢,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经过正确的热处理,V3N钢与世界现用含钴的3%V级超硬高速钢HSP-15(瑞典)具有相同的硬度(HRC66-69.5)和红硬性,同时保持满意的韧性及优良的工艺性能,而价格远比含钴超硬高速钢低得多,国际市场上V3N产品的价格约是HSP-15的1/4·V3N刀具比普通型W18Cr4V(T1)及W6Mo5Cr4V2(M2)高速钢提高寿命2~3倍;用于冷作模具比普通型模具钢CrWMn及Cr12MoV提高寿命5~20倍。因此,V3N刀具、模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是一种上水平的换代产品。V3N超硬高速钢自发明以来,一直采用盐浴淬火,540~560℃四次回火工艺。按照这种工艺路线进行工业生产,往往发生质量不够稳定,硬度难以稳定达到超高硬度HRC68~69.5的高水平。这给高性能V3N刀具的生产、应用带来困难。究其原因V3N钢热处理工艺严格,特别是淬火温度控制要精确,而盐浴温度控制不准确,温度波动大,淬火操作工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因而大工业生产不能保证均一的高硬度。采用540~560℃间某一数值进行四次回火工艺也难于达到最佳的二次硬化效果。此外,盐浴加热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差,能源消耗大,辅助设备多,占地场地大。近十几年来,随着真空技术、装备的发展,国内外高速钢热处理逐渐采用真空淬火技术。真空热处理可以保证质量稳定、性能提高,变形微小、减小环境污染,节省电力。实际应用中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真空热处理炉的耗电量为盐浴炉的1/2~1/4,同时真空炉的运行费用比盐浴炉降低30%左右。真空淬火技术一般为真空油淬和真空气淬。真空气淬在淬火压力较小时(<1×105Pa),冷却能力不够,降低了二次硬化效果,可使硬度降低HRC2~3(见表1)。对于尺寸较大(>12×12mm)需要采用高压气淬,才能保证二次硬化能力。但高压气淬设备比真空油淬设备贵得多,运行中纯氮消耗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采用真空油淬即可以提高综合性能保证质量,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证大工业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具有高性能、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新型超硬高速钢V3N的推广应用,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构成如下:
本发明采用真空油淬加上变温多次回火工艺。淬火设备为双室真空油淬炉或者双室真空油气淬两用炉。工件的加热淬火都在真空炉内进行,生产一炉的运行时间为2~4小时。
1.真空加热油淬工艺
(1)真空度1×10°~1×103Pa
(2)加热预热温度及时间
第一次预热850~900℃,保温40~120分钟
第二次预热1050~1100℃,保温20~40分钟
(3)淬火温度及保温时间
淬火温度1220~1280℃,通常在1240~1270℃,
保温时间40秒/毫米~6分钟/毫米
(4)冷却方式油冷
油温度50~80℃
出油温度200~600℃
淬油压力2×103~1×105Pa
2.变温多次回火工艺。二组工艺等效,可任选其中一组。
第一组
第一次回火温度,540~560℃,保温1.5~2小时;
第二次回火温度,570~590℃,保温1.5~2小时;
第三次回火温度,540~560℃,保温1.5~2小时;
第四次回火温度,520~540℃,保温1.5~2小时;
第二组
第一次回火温度,570~580℃,保温1.5~2小时;
第二次回火温度,540~560℃,保温1.5~2小时;
第三次回火温度,540~560℃,保温1.5~2小时;
第四次回火温度,520~540℃,保温1.5~2小时;
本发明功效在于保证工模具达到超高硬度HRC68~69.5高水平,同时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实施例见表1。(表见文后)
表1实施例1
工件名称 白钢车刀 白钢车刀 白钢车刀 剪切模具
钢料 V3N V3N V3N V3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浸镀合金用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