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无效
申请号: | 92111008.1 | 申请日: | 199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石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淳民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37/12;E05B27/00;E05B45/08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述之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密 保险 报警 机械锁 | ||
1、一种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舌、舌仓、执手,钥匙,其特征在于:
a、外锁部分包括封闭门、密码盘、按键、压圈、密码室,封闭门盖在锁芯面上,锁芯外侧安有密码室,密码室上面装有一组同步密码盘和按键,在封闭门、密码盘和按键的外围装有长圆形压圈,密码室内安装有密码盘和按键的控制机构;
b、整体锁芯包括前段锁芯和后段锁芯,在前、后段锁芯之装有锁体自锁控制机构,锁芯内部装有轴头伸入锁体内的拨头卡拨轴和其控制机构,前段锁芯由外芯、中芯和内芯组成,并装有两排纵向弹子组和钥匙阻退销,后段锁芯由外芯和内芯组成,装有横弹子组及定位销和T型钉;
c、钥匙横面有两组纵弹子啮合面,端部有一组横弹子啮合面,其底部开有槽形缺口,底根部设有两个档边;
d、锁体包括外壳和底板,锁体内装有锁舌,锁舌下面装有带报警弹簧片的自锁卡,与自锁卡报警弹簧片对应的报警触片,报警弹簧片与报警触片各与报警电路相接,锁体底板上还装有自锁卡控制钉和拨头卡;
e、锁舌为空芯体,锁舌上装有突出的可伸缩的防拨卡,其内部装有控制防拨卡伸缩的控制机构,在锁舌内部平面转换处,焊接一块防锯钢板;
f、内锁装置包括安装在锁体外的两组密码盘与安装在锁体内的用销轴与密码盘相应联接的两组密码底盘和通过密码底盘能控制内拨头转动的机构;
g、拨栓拉杆式防闯装置包括拨栓套筒,拨栓、拉杆、拉杆头、横拉板和报警拉板,拨栓套筒安装在锁体外壳上,其内装有拨栓,在舌仓壳体上安装有防闯拉杆,拉杆与拉杆头用销轴连接,拉杆头与横拉板用销轴连接,横拉板与带有定位弹簧的报警拉板用销轴连接,舌仓体壳上固定有报警触片,报警拉板和报警触片各与报警电路相接;
h、防锁体和舌仓体位变化的报警装置包括用销轴与外壳联接的报警指针、用销轴与报警指针联接的底座、以绝缘方式安装在外壳上的与报警指针端部相对的报警触片,报警指针与报警触片各与报警电路相接;
i、安装在锁体上的手控紧急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锁体外壳上的执手、用销轴与执手连接的扇形报警触头,安装在锁体内与报警触头相对的报警触片,报警触片与报警触头各与报警电路相联;
j、安装在锁体底板和舌仓上的防范钻防拨卡的保护板上的贴片式报警装置,是通过绝缘纸和报警触片朝受钻方向以绝缘粘剂依附在防钻保护板上,防钻保护板与报警触片各与报警电路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密码盘和按键的控制机构由密码底盘、同步器、按键下节、拨叉组成,密码底盘通过销轴与密码盘相联,同步器贴附在密码底盘外缘,按键下节贴附在同步器上,拨叉安装在与按键下节对应处的拨叉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锁体自锁机构由自锁连动板、通过纵、横拉杆与自锁连动板联接的自锁控制轴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拨头卡拨轴控制机构由拨动拨头卡拨轴的羊角片、顶动羊角片的随锁芯转动而被顶起的滚珠和弹簧顶柱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T形钉的一字形平面下装有绝缘垫片,垫片上装有报警触片,T形钉顶部安装有弹簧片,报警触片和弹簧片分别与报警电路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锁舌端部上、下两侧各安装一个突出的可伸缩的防拨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防拨卡控制机构由与防拨卡相联的杠杆、与杠杆相贴的锥形拨杆、用同一销轴定位的自身带有拨柱的带切面的并与锥形拨杆相贴的上拨轮和下拨轮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内拨头控制机构是安装在两个密码底盘之间的具有凸头和尾角的密码底盘接触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与锁舌垂直的锁体外壳平板宽度为100~120毫米,平板上的罗钉孔为朝向锁体方向的斜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保险报警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锁舌的舌仓壳体的前面平板为100~200毫米,平板上的罗钉孔为朝向锁舌进出口方向的斜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淳民,未经石淳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10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释层状颗粒复肥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二硫化碳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