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能储热式保温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2111354.4 | 申请日: | 199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长生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A47J41/00;B65D81/38;C09K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能 储热式 保温 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容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携带方便,一次通电加热即可长时间保温的电能储热式保温容器。
为解决城市中无食堂的企、事业等单位及广大农村中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等以及野外作业、值班等人员的吃饭难问题,已有很多人为此作了努力和开发。这种努力和开发,大致上为制造二类可保温的盛饭菜的容器。
其中之一种为,利用热水瓶胆,或以石棉、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发泡材料及硅酸盐玻璃纤维等隔热材料制成单或多层的隔热体,作为容器保温层,再辅以各种金属或塑料等的外壳而成。这种保温容器适于家庭、学校等场合的饭菜保温用具,但其缺点是:保温时间短(一般仅二个小时);易碎;体积大,携带不便。如申请号为“89219095.7”的“多层复合保温容器”,申请号为“87204012”的“保温杯桶”,以及第4782745号的美国专利。从而,上述保温容器并不适用于通常需保温半天(4-5个小时)的场合的饭菜保温用。
其第二种为,在上述第一种保温容器的基础上,配以电热元件加热,以提高保温温度及时间。
如申请号为“91212532.2”的“自动恒温器”;又如申请号为“86202414”的“电热恒温保暖餐盘”等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又如第4959528号美国专利。该类专利虽可适当提高保温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但其在整个保温时间内,须多次手动或自动地通电加热,从而使其使用离不开电源。另外,其制作加工麻烦,成本较高,且仍使用通常的保温隔、传热材料及配置方式。限止了其用于饭菜保温用的场合和范围。
为解决上述已有保温容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能储热式保温容器。
本发明尤其在于提供一种只须预通电加热一次4-6分钟,即可脱离电源,保持容器内盛食物等的温度在85℃-40℃达5-7小时的、便携式电能储热式保温容器。
图1中,1为加热部分,2为传热保温部分,3为保温层,4为耐火材料,5为传热保温材料,6为温控器,7为指示灯,8为电源插座,9为内胆,10为小内胆,11为内盖,12为外盖,13为提手,14为外壳,15为密封圈。
图2中,KTC表温控器,R表加热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见图1):
本发明主要由加热部分1、传热保温部分2、保温部分3及内胆9和外壳14等构成。
在加热部分1,使用电热装置。如,由扁或圆形的电热丝、远红外加热器、电热软片、内衬电热线环、内衬电热线垫等组成的电热装置。其功率在100W-900W之间,可依保温容器的大小及需加热的温度而另行匹配。
在上述加热部分1之四壁及上、下分别顺序置有耐火材料层4和传热保温材料5。耐火材料层4优选1-3cm厚的耐火磁砖板,更优选地为1cm厚。传热保温材料层5优选1-3cm厚的硅酸铝玻璃纤维棉或其混合层。更优选地,其厚度为2cm。其混合层可选用硅酸铝玻璃纤维棉与石棉、矿渣棉、硅藻土、以无机或有机粉末为基材,配以辅助材料,通过热处理,使粉末微粒包裹一层憎水性薄膜的憎水性极强的粉状防水隔热材料等的混合层。
其混合比例为:
硅酸铝玻璃纤维棉 40-100%(重量)
石棉 0-15%(重量)
矿渣棉 0-15%(重量)
粉状防水隔热材料 0-20%(重量)
硅藻土 0-20%(重量)
所述的以无机或有机粉末为基材,配以辅助材料,通过热处理,使粉末微粒包裹一层憎水性薄膜的憎水性极强的粉状防水隔热材料可优先选用:
(1)BFS镇水粉(四川省崇庆县建新防水粉末厂出产);
(2)以碳酸钙为主的无机粒子的细微粉末(粒度<100目)上包裹有以有机酸或其盐构成的憎水层;该有机酸可以是碳原子数大于12的脂肪酸;
(3)以无机粉末或有机粉末为基材,使蜡类物质和辅助材料熔化并分布于粉末微粒表面,形成憎水性薄膜的憎水机粉末防水隔热粉。
(4)以粉煤灰颗粒为核心,外表层被有机硅醇钠与粉煤灰,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有机官能团憎水端包裹而成的防水隔热粉。
(5)以氢氧化钙为核心,表层的脂肪醇的羟基与Ca(OH)2结合,形成一层憎水膜的防水隔热粉。
上述的有机粉末有木粉、核桃壳粉等,上述的无机粉末有:滑石粉、硅藻土粉、石英粉、辉绿岩粉、瓷粉、膨润土粉、硅灰石粉、碳酸钙粉、硫酸钡粉等。
上述蜡类物质有:如石蜡、地蜡等的矿蜡;如虫蜡等的动物蜡;植物蜡;合成蜡,聚乙烯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长生,未经曹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1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识别传感器
- 下一篇:带有药物粘片的皮肤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