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固体速溶制剂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2112347.7 | 申请日: | 199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吉;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5/7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大敏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固体 速溶 制剂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的固体制剂包括冲剂、片剂、胶囊剂等,这些固体制剂在中成药的品种中约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目前,这些剂型的基本生产工艺都是采用水-醇法。即水煎煮药材提取后,用醇沉淀除杂质回收醇后浓缩成浸膏,再干燥、粉碎,制成需要的剂型。这种工艺路线的主要缺点有:(1)提取液用加热法浓缩、干燥,受热温度高,时间长,有效成分破坏严重。(2)工艺难以实行自动线,不能密闭,污染严重。(3)产品需加大量填加剂,如蔗糖等,否则难以成型。(4)产品溶解性差、澄明度不好。(5)产品疗效不稳定。(6)醇沉淀除杂质过程中,一些有效成分丢失,使成品与汤剂的理论不相符合,难以保持汤剂特点。(7)需消耗大量乙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固体速溶制剂生产工艺,用于制备中药固体制剂的粉状原料。
本发明采用高速离心分离,分子膜超滤以及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的原理,对中药提取液采用高速离心分离、超过滤、喷雾干燥等或冷冻干燥等处理过程,将其制成具有一定溶解性、流动性的固体微粒。其具体内容如下:
中药提取液1经初滤后,采用高速离心分离机2将粗颗粒3与药液4分离,再将药液4通过超滤器5(截留分子量约20,000)除去大分子杂质6,再经一次超滤8(截留分子量约10,000)进一步除去大分子杂质9,所得滤液10经喷雾干燥11或冷冻干燥12后,得粉状颗粒13。此颗粒可直接用于冲剂、片剂、胶囊剂等的制备。
此工艺与现行中药固体制剂(如冲剂)相比,其优点有:(1)提取液在去除杂质、浓缩、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不受热破坏。(2)产品溶解性好,澄明度高。(3)避免了现行工艺用乙醇除杂质过程中,一些有效成分丢失,而致产品与中医药理论不符的缺点,使产品更具有中医药特色。(4)新工艺耗热量少,节省能源。(5)制备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管路化,可密闭生产,减少药品污染。(6)所制得的粉末状颗粒,不需加添充剂。
附图说明:
图1是中药固体速溶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1.中药提取液,2.高速离心分离器,3.粗颗粒,4.7.10.药液,5.8.分子膜超滤器,6.9.大分子杂质,11.喷雾干燥,12.冷冻干燥,13.粉状干颗粒。
实施例:
小柴胡汤方速溶冲剂的制备
按处方量取依法炮制的小柴胡汤方各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二次煎煮液的中药提取液1,绢布初滤后,用高速离心机2(10,000转/分)离心分离,弃去粗颗粒3,药液4经分子膜超滤器5、8超过滤二次(第一次截留分子量20,000,第二次截留分子量10,000),弃去大分子杂质6、9,超滤液10经喷雾干燥11或冷冻干燥12后得粉状颗粒13,装袋即得小柴胡汤方速溶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学院,未经黑龙江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视图仪
- 下一篇:汉字方阵编码法与排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