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顶饰无机层状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2890.8 | 申请日: | 199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光;蒋伟祖;熊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针织厂 |
主分类号: | B32B5/22 | 分类号: | B32B5/22;B60R1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十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柯春华 |
地址: | 44201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无机 层状 产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用无机层状产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汽车顶饰用的无机层状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各类汽车使用的顶饰材料大致有三类。一类为胶合木板、纤维板贴上塑料装饰革后贴顶;一类为聚氨脂泡沫纺织复合面料吊顶;一类为玻璃钢片材、树脂毛毡和瓦楞纸层状产品,经热压成形后直接装配。前两类难于形成各种规范的几何形状,影响汽车内装饰效果,且装车麻烦;后一类成本高,价格昂贵。并且各种材料均不能综合地满足汽车顶饰所需求的吸音,隔热、阻燃、抗震、防水、质轻等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汽车顶饰材料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成型好,质轻且隔热、阻燃、抗震、防水性好的汽车顶饰无机层状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顶饰无机层状产品是由两个网络骨架层和中间的混合料层组成,混合料层以无机保温材料为基料,加入填料,粘合剂而制成。其特征在于,无机保温材料是珍珠岩或硅藻土,占30-50%,填料共两种,一种是膨润土,占6-10%,另一种是龙须草或黄麻,占10-20%,粘合剂共两种,一种是热固性粘合剂氨基缩醛胶,占15-20%,另一种是热塑性粘合剂聚醋酸乙烯胶,占15-20%。网络骨架层由棉麻纱和压入其网孔中的中间混合料组成。
本发明的填料龙须草或黄麻切成长2-4CM的小段,易于搅拌,效果最好,棉麻纱织成网状,其网孔大小以中间混合料热压时很容易挤入网孔为度。
制造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顶饰无机层状产品包括混合备料,搅拌、铺料、压热、脱模等工序,其特征是:1)在混合备料和搅拌工序中先混合无机保温材料基料和填料,干搅拌,2)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粘合剂湿搅拌,3)在平板模下模铺棉麻纱,在棉麻纱上铺上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料,再在其上铺棉麻纱,4)在80-160℃下热压成平板状,5)取模后即将未冷却的平板状半成品铺在产品成型模上,6)然后在80-160℃下热压,7)脱模,冷却即可得成品。
在铺料工序中,混合料的厚度和成型产品的厚度比为3∶1,为最佳。
本发明中间混合料层所采用的珍珠岩或硅藻土,不仅起隔热,阻燃作用,而且质量轻;澎润土能起隔热、阻燃作用,同时可加强各种材料之间的粘结,促进材料的成型;龙须草,黄麻价格低廉、质轻、均起牵拉作用,保证产品的成型和产品的韧性,同时该两种材料有吸胶性好的特点,经热压胶固化后,该两种材料成了理想的骨架,保证了产品刚性和强度;氨基缩醛胶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粘合剂,其热固变形温度在120℃以上,满足了顶饰产品冷热循环不变形的要求,聚醋酸乙烯胶既起粘结作用,又可以提高产品韧性;本发明制造中,上、下两层铺的棉麻纱吸胶效果好,热压后使中间混合料挤入其网孔之中,成为一体,由于棉麻纱的纤维条杆吸胶热固后,有效地起到网络骨架的作用,不仅使产品的刚性,韧性、抗震性大大提高,而且解决了珍珠岩等保温材料难于成型的难题。因此由网络骨架层和中间混合料层组成的本发明汽车顶饰层状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吸音、隔热、阻燃、抗震、防水、质轻综合性能好的优点。
表1所列是本发明性能试验数据。(表1见文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本发明汽车顶饰无机层状产品是由两个网络骨架层1、2和中间的混合料层3组成。
实施例1
配方:珍珠岩 35%
澎润土 10%
龙须草 20% 切成2-4cm
氨基缩醛胶 20%
聚醋酸乙烯胶 15%
棉麻纱,网孔5×5mm2
采用下列工序制造:
1、珍珠岩、膨润土、龙须草干混合搅拌;
2、加氨基缩醛胶和聚醋酸乙烯胶湿搅拌;
3、在平板模下模铺棉麻纱,在其上铺搅拌好了的混合料,再在上面铺一层棉麻纱;
4、90℃下热压70分钟;
5、取模,立即将未冷却的半成品铺到产品成型模上;
6、100℃下热压40分钟;
7、取模、冷却、制得成品。
表2为此配方加工的产品的性能实验数据(表2见文后)实施例2
配方:硅藻土 50%
澎润土 6%
黄麻 14% 切成2-4cm
氨基缩醛胶 15%
聚醋酸乙烯胶 15%
棉麻纱,网孔5×5mm2
采用下列工序制造:
1、硅藻土、澎润土、黄麻干混合搅拌;
2、加氨基缩醛胶和聚醋酸乙烯胶湿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第一针织厂,未经湖北省十堰市第一针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误击校正单元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 下一篇:臭氧-催化剂法汽车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