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陶瓷针灸绝缘针无效
申请号: | 92113653.6 | 申请日: | 199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H3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程天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陶瓷 针灸 绝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陶瓷针灸绝缘针,主要特征是在不锈钢针的外表面用高频溅镀二氧化硅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内、外两层精密陶瓷薄膜,以便在刺入穴道部位后,透过外层陶瓷薄膜与人体产生离子化作用,并使该陶瓷所辐射的远红外线与人体产生共振吸收,进行患部治疗与细胞活化。内层的二氧化硅精密陶瓷薄膜是高度绝缘性质的,由于该高阻抗的内层精密陶瓷薄膜的适当绝缘,使灸针上端输入的电流可直接传递至针尖所在的患部位置,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前述高阻抗内层薄膜,还可做为肌肉电位检测探针使用。
目前采用针灸治疗方式时为了加强针灸效果,在针体刺入穴道后,配合艾草、静电、高低周波等加到针头上,以加强刺激,提高治疗效果,但这些实施方式有若干有待改善的缺点:如使用艾草不能随意调整或控制其燃烧温度,还有掉落于皮肤上面产生炙伤的缺点,使用静电或高低周波讯号等,因所使用的针体本身是金属针,在刺入后,输送的电流或温度即被皮下组织吸收与扩散,无法集中传递至患部,故上述使用方式有疗效不显著的缺点,存在无法有效控制的现象,应加以改进。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包覆有精密陶瓷半导体薄膜的不锈钢针体,可透过该表面薄膜,使外加的温度、电流及电波等直接输送至患部而不会在传送期间被皮下组织吸收与扩散,达到有效地对患部治疗,再者,所述提供讯号隔离的精密陶瓷薄膜为一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与人体体内的电解质产生离子化作用产生电兴奋,利用精密陶瓷所幅射的远红外线与人体产生共振吸收作用,达到提高人体原子能量,活化细胞与治疗患部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陶瓷针灸绝缘针,其特征在于:采用100%的二氧化硅的高绝缘精密陶瓷,及由70%的二氧化锰、16%的三氧化二铁、5%的四氧化三钴及9%的三氧化二镍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搅拌经1300℃高温窑烧成过渡金属氧化物精密陶瓷半导体,将上述二氧化硅的精密陶瓷及过渡金属氧化物精密陶瓷半导体,分别以高频溅镀于不锈钢针体的第一层及第二层表面,形成具有两层薄膜的针灸针体,不锈钢针体的针尖部分则未覆盖有前述两层精密陶瓷,而使针尖直接外露,针体的针柄部分亦采用不锈钢材料构成,供外部电信号输入。
所述的精密陶瓷针灸绝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薄膜的厚度均为0.2微米。
本发明的精密陶瓷半导体所辐射出的的远红外线对人体的效果可归纳为下列优点:
1.将人体皮下深层的温度提升,将患部细胞活性化。
2.扩大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3.加快血液与人体其他组织间的新陈代谢。
4.清除体液障害。
5.增加组织再生能力及抗痉孪能力。
6.抑制知觉神经的异常兴奋。
7.调整自律神经的机能。
8.使用穴道上,具有相同于针灸的效果。
9.可剌激人体深层组织而不留痕迹。
10.因精密陶瓷是高度绝缘的,可作为一肌肉电位检测探针使用。
本发明通过把精密陶瓷半导体材料溅镀于金属针体上,除了利用离子化作用及远红外线辐射作用,达到患部治疗效果外,还有一层精密陶瓷薄膜,通过该精密陶瓷膜予以适当隔离,使外加能量可以极低的损失直接传递至患部,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以下依照本发明的构造、使用材料、制法、规格、使用方法、疗效及原理依次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精密陶瓷针灸针的构造即如图1所示,于不锈钢针芯A上先以高周波溅镀法镀0.2微米厚度的二氧化硅高绝缘阻抗的精密陶瓷薄膜B(该二氧化硅为软质,薄膜具有弯曲弹性而不破裂(第一层)后,再以高周波溅镀法镀0.2微米厚度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精密陶瓷薄膜C(第二层),并在针尾部分结合不锈钢材料成为针柄D,经过后续清毒及真空包装后即构成本发明的精密陶瓷针灸绝缘针体,图1中针尖E部位未覆盖前述的二层薄膜B、C,针芯A露出在外面,可在该针柄D位置输入电流,藉助针芯A的良导电特性,将电能传递至针尖E部分。
图1中,位于内层(第一层)的高度绝缘精密陶瓷薄膜B覆盖于不锈钢针芯A,可使由针柄D通进的电流传送至针尖E所在的患部位置,由于第一层高度绝缘性精密陶瓷薄膜B上面覆盖有第二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精密陶瓷薄膜C,可与人体体内的电解质引起离子化作用而产生电气兴奋及利用精密陶瓷薄膜C所辐射出的远红外线波与人体产生共振吸收作用,达到提高人体原子能量,活化细胞与治疗患部的效果(容后详述),达到治疗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3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口服液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稀土远红外陶瓷微粉的制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