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愈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4049.5 | 申请日: | 199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0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明;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明;刘峰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3330;3332;3334;3326;3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社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愈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加速骨折愈合的内服口服液骨愈素的制备方法。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目前治疗骨折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将骨折部位整形复位到稳上状态;第二步是保持直至骨折部位连接;第三步等待恢复功能。因而现有技术治疗骨折采用的是外科整形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外科整形复位和病人自身生理调节恢复,一般需较长的时间,即所谓伤肋动骨一百天。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佳的病人,恢复周期很长,甚至导致体质衰退,出现心肺等器官的并发症。因而如何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是创伤骨科的一个重要剂量课题。但是直到今天,仍没有一种实用的内服药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
一些西方学者预言,大约在2012年可能有新的疗法可以在7天之内治愈骨折。但另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任何药物都不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上海伤骨科研究所曾经在兔子身上做过丹参对加速骨折愈合的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对加速骨折愈合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特别是在骨折后的第9至21天之间,效果尤为显著。
大连医学院曾经在家兔身上做过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在骨折愈合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对加速骨折愈合也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采用丹参和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设计一种加速骨折愈合的内服口服液骨愈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选用丹参饮片两次沸煮后滤取上清液再浓缩,而后与蔗糖和蜂蜜的糖蜜混液,及硫酸锌、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锰等含微量元素的溶液混合稀释制成骨愈素内服口服液。
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制备出的骨愈素口服液能增加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使骨折愈合中骨生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增多,从邻近骨组织中调动更多的的钙,更好地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同时含有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适用于创伤性骨折,及老年骨质疏松症。
本发明的骨愈素的制备方法详述如下:
(1).取丹参饮片250~750克,加8~10倍蒸馏水,沸煮1.5~2.5小时,冷却澄清,取出上清液;
(2).再加6~8倍蒸馏水,沸煮1~2小时,冷却澄清,取出上清液;
(3).将(1)和(2)取出的上清液合并过滤,静置澄清12小时以上,取出上清液;
(4).将(3)取出的上清液加热浓缩7~9小时,静置冷却12小时以上,取出上清液;
(5).取蔗糖150~260克,加适量水制成溶液,沸煮4~6分钟,加入食用蜂蜜25~75克,再煮沸4~6分钟,静置;
(6).取七水硫酸锌(ZnSO47H2O)0.6~1.2克,六水硫酸亚铁(F8SO46H2O)2~3克,五水硫酸铜(CuSO45H2O)0.3~1克,硫酸锰(MnSO4H2O)0.1~0.6克,枸缘酸2~4克,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成溶液;
(7).将(4)、(5)、(6)中所得溶液混合,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混匀;
(8).用宣纸过滤,按10毫升分装,用消毒锅在100℃做35~50分钟消毒。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详述如下:
(1).取丹参饮片500克,加8~10倍蒸馏水,沸煮2小时,冷却澄清,取出上清液;
(2).再加6~8倍蒸馏水,沸煮1.5小时,冷却澄清,取出上清液;
(3).将(1)和(2)取出的上清液合并过滤,静置澄清12小时以上,取出上清液;
(4).将(3)取出的上清液加热浓缩8小时,静置冷却12小时以上,取出上清液;
(5).取蔗糖200克,加适量水制成溶液,沸煮5分钟,加入食用蜂蜜50克,再沸煮5分钟,静置;
(6).取七水硫酸锌(ZnSO47H2O)0.9克,六水硫酸亚铁(F8SO46H2O)2.5克,五水硫酸铜(CuSO45H2O)0.7克,硫酸锰(MnSO4H2O)0.4克,枸缘酸3克,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成溶液;
(7).将(4)、(5)、(6)中所得溶液混合,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混匀;
(8).用宣纸过滤,按10毫升分装,用消毒锅在100℃做40分钟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明;刘峰,未经李延明;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