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油渣提油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2114059.2 | 申请日: | 199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8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发明(设计)人: | 鲍振明;鲍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振明 |
主分类号: | C11B13/02 | 分类号: | C11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2007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油 渣提油 新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确切地说是一种麻油渣提油新工艺。
芝麻加工食用油脂(麻油)有两种工艺,一是机榨法,该法产率高,饼中残留油脂较少,但油脂丧失了芝麻特有的香味,口感差。二是水代法,这是我国的传统工艺,该法生产的油脂(小磨麻油)保留了芝麻特有的香味,口感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产率低,100斤芝麻约有8~10斤油残留在麻渣中。新鲜的麻渣味苦,只可少量用于饲料,大部分当肥料使用,其中的油脂和蛋白质白白浪费。此外,麻渣中的蛋白质,在大量水的影响下,长时间存放极易腐败,也污染环境。
在麻渣的综合利用中,有的主要目的在于回收利用其中的蛋白质,其工艺过程中同时也回收了油脂,但这种方法回收的油脂丧失了芝麻特有的香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回收麻渣中的油脂,不仅回收完全,而且回收的油脂同新鲜的油脂成份一样具有芝麻特有的香味。油脂回收后的麻渣可直接当饲料,或进一步深加工予以综合利用。
本发明由脱水、浸提、分离和精制等单元过程组成。
1、脱水形成渣片,水代法工艺副产品的麻渣除含油脂外,还含有大量的水(约60%以上),如直接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所得的萃取液分离困难,要提油必须先脱水,本发明则要求脱水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渣片,以方便下一过程的浸提操作,将新鲜的麻渣于平底托盘中均匀摊开,形成厚薄大致均匀的薄层状,然后将托盘置于列管式干燥箱内烘干。如有负压,温度可控制低一些,反则高一些,一般可控制在90~145℃之间,烘干后取出托盘,自托盘底上铲下即得到2~8毫米厚的麻渣片,该渣片含水在10%以下。
2、渣片浸提得到混合油。将渣片投入浸提罐内,加入溶剂,常用的溶剂有6#溶剂、丙酮、乙酸乙酯等,浸提两次,每次不少于8小时。第二次排出混合油(即萃取液)后,用水蒸气直接吹洗渣片,利用蒸气的温度和压力使渣片中残留的溶剂和油脂脱尽。脱脂后的渣片出罐后经冷却可直接当饲料使用,或进一步深加工,充分利用其中的蛋白质。混合油进入下一单元过程。
3、混合油分离得粗油。将混合油投入蒸馏釜内,加热蒸出溶剂,溶剂蒸气经冷凝后流入储罐回收再用。为使油脂符合食用标准,在溶剂蒸至自冷凝器不出现或很少出现液滴滴下的时候,用水蒸气直接加热釜内的油脂,进一步驱赶其内残存的溶剂,直至粗油内的溶剂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4、粗油精制得产品。脱溶后的粗油色泽深、酸值高、有异味,因此需要精制。精制有以下三个过程:脱杂、除味和回香。
(1)、脱杂:将粗油投入脱杂釜内,测定酸值,将配制好的5~10%稀碱液按需要量投入釜内,室温下搅拌,然后静置分层,最后排出底层的油脚和水份。
(2)、除味:将脱杂后的粗油投入除味釜内,釜内有蒸气盘管,在负压条件下加热,以除去异味和少量水份。本操作以负压较高、短时间加热为好。
经脱杂、除味后的油脂已可食用,但没有香味。
(3)回香:将除味后的油脂投入回香釜内,然后加入新鲜的麻渣,搅拌均匀,最好加热搅拌(50~90℃),然后冷却,静置分层,放出底层的麻渣(该麻渣还可返回再提油),上层即是产品,同新鲜的小磨麻油成分一样,色、香、味俱全。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平稳,大多可用定型设备,少量非标设备如干燥箱、除味釜等加工也很方便。麻渣经本工艺处理后油脂的回收率达90%以上,而回收油脂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深加工予以综合利用。本发明使芝麻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解决了水代法加工麻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图1、列管式真空干燥箱结构示意图。
图2、浸提与分离(脱溶)流程示意图。
图3、精制流程示意图。
1、干燥箱,2、平底托盘,3、蒸气列管,4、蒸气进口,5、门,6、连接真空泵的真空管,7、浸提罐,8、直接蒸气吹洗管进口,9、渣片进口,10、浸提后的渣片出口,11、混合油出口,混合油排放入蒸馏釜13,12、隔板,13、蒸馏釜,开始脱溶时使用夹套蒸气加热,14、直接蒸气加热管进口,15、溶剂蒸气出口,同冷凝器连接,16、粗油出口,脱溶后的粗油进入脱杂釜17,17、脱杂釜,带搅拌,18、粗油进口,19、液碱加料口,20、视钟,21、油脚出口,22、除味釜,带搅拌,内设供蒸气加热用的盘管,23、负压出口,接真空泵,24、回香釜,带搅拌,25、新鲜麻渣进口,25、溶剂进口。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振明,未经鲍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灵敏度的光电导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钻石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