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光节电白炽灯泡无效
申请号: | 92114569.1 | 申请日: | 199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7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绮江 |
主分类号: | H01K1/00 | 分类号: | H01K1/00;H01K1/26;H01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电 白炽 灯泡 | ||
本发明是一种集光节电白炽灯泡,属照明设备。
目前所使用的照明白炽灯泡是由灯头、灯芯及泡壳等部分组成的。灯芯上有抽气管、导线和灯丝,灯丝通电达到白炽状态时,向四周均匀散射光线,在灯头内及灯的上方等不十分需要光线的区域,也同样受到均匀光线地照射,这无疑是一种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往往采用灯泡外加反光灯罩的方法,并在灯罩内表面加上反光材料。由于灯罩暴露于空气中,易被灰尘污染,因而一段时间之后,反光材料的反光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并且外加反光灯罩使用也不方便,鉴于上述问题,申请号为86204100的“集光节电白炽灯泡”及申请号为89205533的“集光节电灯泡”的申请人分别做了一些努力,但该产品生产工艺都较复杂,难度较大,成本也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能增大用光区域的光强,并使增大光强的能力不易减弱,使用方便,制造简单,造价低,节能效果更好的用现在白炽灯泡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就可非常容易生产的集光节电白炽灯泡。
本发明是由灯头、灯芯及泡壳等部分组成的。在灯丝上方,有一下表面具有一定反光能力的反光碗,整个灯丝被罩在反光碗之内。灯丝射向上部的光线,被反光碗反射至照明区和灯丝之上,增加了用光区域的光强,灯丝也得到了一部分额外能量,从而实现集光节电之目的。对于泡壳内充有气体的灯泡,反光碗还能较有效的阻止气体上下的对流,减少灯丝的对流散热,提高灯丝周围局部温度,增加其发光效率,并且灯头温度也得到了降低。
本发明只在现有白炽灯泡内部较容易的加装一反光碗,避免了前几项发明中,改变灯泡形状和泡壳内壁涂镀反光材料,所带来的繁索的生产工艺和较高的造价,并且由于灯丝周围局部温度得到了增加,因此,节能效果也得到了更进一步地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反光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灯头,[2]是导线,[3]是灯芯细圆柱玻璃杆,[4]是反光碗,[5]是灯丝,[6]是泡壳,[7]是导线孔,[8]是中心孔,[9]是抽气管,[10]是灯芯。
参照附图2,反光碗之上有两个导线孔[7]和一个中心孔[8],结合附图1,两根导线[2],分别穿过两个导线孔[7],灯芯细圆柱玻璃杆[3],穿过中心孔[8]。由于导线[2]具有一定的斜度,而灯芯细圆柱玻璃杆[3],正处在泡壳[6]的垂直中心线之上,这样反光碗[4]就借助于导线[2]的斜度和灯芯细圆柱玻璃杆[3]的中心垂直度,被固定在灯丝[5]上方的适当位置,此时,灯丝[5]正处在反光碗[4]之内。因陶瓷材料为电的绝缘体,并且耐高温,易脱氧,电真空性能也较好,所以反光碗[4]最好采用陶瓷材料制造。
用现有的白炽灯泡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将灯芯[10]的根部和泡壳[6]的上端头熔接,通过抽气管[9]把泡壳内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后熔封,使泡壳[6]内部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泡壳[6]上端头与灯头[1]粘接,便构成一完整的照明用集光节电白炽灯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绮江,未经秦绮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