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水稀释的焙烘腻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114855.0 申请日: 1992-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32069C 公开(公告)日: 1996-06-19
发明(设计)人: K·多布勒;M·乔治亚迪斯;W·戈德纳;K·格拉夫 申请(专利权)人: 赫伯特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04 分类号: C09D175/04;C09D167/00;C09D5/3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宗华
地址: 联邦德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用 稀释 焙烘 腻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水的涂层制剂,该制剂特别适用于涂敷汽车工业中的组件,目的在于制作一种耐石块冲击的涂层尤其是耐石块冲击的腻子层。

德国公开专利DE—OS 3918510描述一种耐石块冲击涂层的制作方法,该法用一种以聚酯为基础的常规焙烘腻子料和一种专门被保护住的异氰酸酯。

在总是更迫切需要的方面,关于环境保护,已经要求低排放喷漆系统,这已经导致开发以各种各样粘合剂为基础的可用水稀释的焙烘腻子料。

例如欧洲专利申请EP—A—249727描述一种以下面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为基础的水基腻子料(hydrofiller):1)环氧树脂—磷酸酯或膦酸酯,2)按照奥地利专利AT—PS 328 587的一种可用水稀释的聚酯,3)水可混性蜜胺树脂,德国公开专利DE—OS 4000748描述以可用水稀释的羟基官能聚氨酯树脂为基础的,可随意添加另外粘合剂和水可混性氨基树脂的水基腻子料。DE—OS 3813 866描述一种包括可用水稀释的聚氨酯树脂,可用水稀释的环氧树脂改性聚酯和随意添加的可用水稀释的氨基树脂的水基腻子料。DE—OS 38 05629描述一种用于制作耐石块冲击涂层的可用水稀释的涂层制剂,该制剂以含羧基的聚酯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水溶性被保护住的异氰酸酯预聚物为基础,并可随意添加另外的水溶性氨基树脂。

在上述各个专利说明书中提到的全部可用水稀释的焙烘腻子料暴露的缺点是,这些腻子料不能克服实际上发生的由于石块冲击的全部应力,因而并不符合各种试验规范,这些规范是各种汽车制造厂用来表示耐石块冲击性的。尤其是,关于低温耐石块冲击性方面一般仍有不足,因而已知的水基填料仍然非常需要大大改进。由于冬天使用的撒播材料从使用常规的高速“公路盐”趋向于逐渐转换为石英砂或粒砂,这一问题特别令人关心。

况且,已知的水基腻子料不足以抗过烧,即当超过适于该系统的焙烘温度时,腻子层的性能不再合乎标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可用水稀释的焙烘腻子料,该腻子料使一种既在室温又在低温,例如低达-20℃时,都非常耐石块冲击涂层的制作成为可能。此外,这种涂层是抗过烧的。

这一目的,借助提供一种可用水稀释的焙烘腻子料,意想不到地得以达到。该腻子料的树脂固体包含:

I.50—88%(重量)一种用碱完全中和或部分中和的水溶性反应产物,该反应产物包含:

(A)10—80%(重量),最好是15—40%(重量)一种作为多羧基组分的聚氨酯树脂,从而该聚氨酯树脂含有相当于酸值70—160mgKOH/g的羧基,及分子中至少有一个被保护了的端异氰酸酯基,同时又不能含有羟基和>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残基,该聚氨酯树脂的特性粘数是6.5—12.0ml/g(见例如DIN 1342),最好是8.0—11.0ml/g(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20℃测得),

(B)20—90%,最好是60—85%(重量)一种作为多羟基组分的必要时氨基甲酸酯改性的聚酯树脂,其羟值是50—500mg KOH/g,酸值<20mg KOH/g,特性粘数是8.0—13.0ml/g,最好是9.5—12.0ml/g(在DMF中,20℃测得),

从而,该反应产物的特性粘数是13.5—18.0ml/g,最好是14.5—16.5ml/g(在DMF中,20℃测得),

II.10—40%(重量)一种或几种不能被水稀释的被保护了的多异氰酸酯交联剂,

III.2—30%(重量)至少一种作为另外交联剂的氨基树脂,最好选自蜜胺和/或苯并胍胺,因此各树脂的%(重量)与树脂固含量相关,而涉及(A)和(B)结合的混合物以及(I),(II)和(III)各组分的百分数同树脂的固含量有关,其总数共计为100。

当制造反应产物(I)时,组分(A)和组分(B)在没有溶剂或在不能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最好是90—170℃,尤其是高于组分(A)异氰酸酯端基封闭剂的离解温度10—20℃的温度,达到特性粘数1 3.5—18.0ml/g,最好是14.5—16.5ml/g(在DMF中,20℃测得),反应过程不能进行到低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极限(即缩合产物必须保持能在水中稀释的状态)。

然后用一种无机或有机碱来部分或完全地中和反应产物(I)的羧基,接着最好在40—100℃与被保护了的多异氰酸酯交联剂或不能用水稀释的交联剂(II)混合,然后用水稀释到其固体含量适合于进一步加工的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伯特股份公司,未经赫伯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