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燃烧器的防回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0790.X | 申请日: | 1992-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甘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飞鹿燃气用具总厂 |
主分类号: | F23D14/82 | 分类号: | F23D14/8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燃烧 回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煤气燃烧器的防回火装置。
目前,煤气热水器中使用的较广泛的是一种水平引射口琴式大气式燃烧器,参见图1所示。具有一定速度的煤气从喷咀(2)喷出,带动周围空气一起进入燃烧器内腔(3)混合后,从口琴(4)中的一排口琴缝(5)喷出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煤气的火焰具有向内传播的速度(V1),但这一向内扩散的趋势被煤气向外喷出的速度(V2)所平衡。当煤气压力较低或连续开气、关气瞬间,速度(V2)变小,故(V1)>(V2)。此时,火焰就有可能由口琴缝(5)经内腔(3)传到喷咀(2),使火焰在喷咀(2)处燃烧,从而烧坏燃烧器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人工煤气的主要成份是燃烧速度最大的氢气,故往往容易发生回大。而实际上,管道煤气使用压力在高低峰期有很大的起伏(约为400Pa-1000Pa),在低压或常压下连续开、关的瞬间,均会出现回火,极大地影响着煤气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煤气燃烧器存在回火的可能性而提供一种使用人工煤气的燃烧器防回火装置,使煤气热水器能在较低气压下都能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的防回火装置,包括煤气燃烧器(1),位于煤气燃烧器的口琴(4)上方至少覆盖一只开有口琴缝(9)的口琴盖(6);口琴盖(6)与口琴(4)的口琴缝(5)相互错开一定的距离。
所述的口琴盖(6)与口琴(4)之间有一个间距d=0-2mm。口琴盖(6)侧板上至少有二个定位凹孔(8),与其对应的口琴(4)侧板上亦至少有二个定位凹孔(10)。
口琴盖(6)与口琴(4)上方形状相似,两头各有一长条形的盖端(7)。用于封闭燃烧器两头口琴(4)与口琴盖(6)之间的间隙,使火焰只能在口琴缝(9)中喷出。口琴盖(6)与口琴(4)上的定位孔(8、10),保证了两者有一定的间距(d),且它们的口琴缝(5、9)能相互错开一定的距离。当口琴盖(6)与口琴(4)的口琴缝(9、5)虽然错开一定的距离,但仍有部分重叠时,口琴盖(6)与口琴(4)的间距(d)可以为0;若两者的口琴缝(9、5)没有重叠部分时,则口琴(6)与口琴(4)的间距(d)不能为0,即必须要有一个间距。
使用人工煤气的煤气燃烧器要实现防止回火,主要有如下两条途径:一是缩小口琴缝(5)的宽度(a);一是加大口琴缝(5)的深度(b),参见图2所示。两者的目的都是让火焰在回传过程中增大与燃烧器金属接触受冷而熄灭。现有煤气燃烧器一般用厚度为0.4mm的耐热不锈钢板冲压制造,即b=0.4mm,口琴缝(5)宽(a)约为0.5-0.6mm。在此宽度下,燃烧器会发生回火,即使将缝宽(a)减至0.45mm时仍会发生回火。若再减小缝宽(a)则由于冲模太薄冲弓易断且极难加工,在生产上不能实施。欲减小不锈钢板厚度来减小冲裁力以便能冲出窄缝,则又等于减小了口琴缝(5)深度(b),从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混合好的煤气、空气混合物从内腔(3)流入口琴(4)后,再按图7所示曲线经间距(d)从最接近的口琴盖(6)的口琴缝(9)中喷出燃烧。间距(d)可以调整到很小的距离。由于气压较低或连续开、关气瞬间而可能发生回火时,其回火火焰要经过较长的路途才能进入内腔,其间由于与金属接触冷却而迅速熄灭掉。很小的缝宽(a)和很深的缝深(b),故能够阻止火焰回传到燃烧器内腔(3),从而,起到防回火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调整口琴(4)、口琴盖(6)的口琴缝(5、9)相互错开一定距离及两者具有一定间距(d)就能适应各种煤气成分和所供煤气压力差异极大的要求,达到防止回火的目的,而这种调整只归结到整定两者的定位凹孔的相对位置,这是很容易实现的。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案,除了口琴盖(6)仍需采用耐热不锈钢材料外,原有的燃烧器(1)可采用价廉的替代材料,将成本降低;由于此种结构,等效于一个有很小缝宽(a)及很深缝深(b)的口琴,这样可以适当降低对原有缝宽(a)的要求,冲模可以做得较宽,增加了强度,延长了寿命并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此外还大大减少了熄火噪声。
图1是现有煤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口琴部位局部(I)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K向视图;
图4是口琴盖主视图;
图5是口琴盖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飞鹿燃气用具总厂,未经佛山市飞鹿燃气用具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