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0819.1 | 申请日: | 1992-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2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章明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K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二极体 支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主要是由气压缸及精密的控制结构配合,将发光二极体的支架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沾胶作业,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
在一般较大型的发光二极体制造时,必须在其支架的前端设置一凹槽,以提高其发光效果,但是在将支架置于模具中灌入树脂时,极易在其支架前端的凹槽中形成气泡,而造成不良品,因而在其加工工序上造成相当多的困扰。
在目前工业界制造此类较大型的发光二极体时,均是以人工先在支架的前端凹槽中沾胶(树脂),令该支架的前端凹槽中充满树脂,接着再将支架置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灌注,在其工序安排上即造成加工的瓶颈,尤其是在加工效率上必然大打折扣。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配合各个方向安排气压缸以及电动机来控制支架的移动,配合一侧不断旋转的上胶轮,可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对支架前端的凹槽进行沾胶,并在其沾胶后自动地插入模具中,达到全自动加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在各位置上配合设置传感器来进行整个流程的控制,可使支架在移动中能够精确地控制各部分结构的动作,而达精密控制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其中沾胶装置一侧设有输送带,在该输送带上运送装有支架的输送座,同时在输送带的两侧装设有斜导板;所述沾胶装置上方设置有一个由横置的无杆气压缸来控制移动的推送座,在无杆气压缸的下侧设有由夹合气压缸控制的夹合座,在夹合座的下方设有旋转座,并于旋转座后侧设有一个由移动气压缸控制升降的移动座;在所述夹合座的前侧设有可由在一侧的电动机带动旋转的上胶轮,同时在上胶轮表面沾附胶液;所述上胶轮装在一个移动座上,该移动座装在一个水平设置的滑轨上,在滑轨下方设有控制移动座移动的移动气压缸,在移动气压缸的一端设有一调整螺栓;在旋转座的正下方设有一横板,在横板上设有一道导槽,在横板下方设有模具台,在模具台正对横板导槽的位置下方设有一顶模气压缸。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的整体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上的支架位于输送带输送座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上的支架由在一侧的推送座送入夹合座中进行夹合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的夹合座连同支架由旋转座带动转动一角度,并由移动到位的上胶轮沾胶后再转至垂直下方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的夹合座在所夹持的支架在上胶轮沾完胶后,由旋转座转至垂直下方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体上支架沾胶装置的夹合座由在后侧的移动座带动下降,将支架穿过导槽,同时配合下方的顶模气压缸将模具往上顶,令支架自动插置于模具中的动作示意图。
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侧设有一输送带10,在该输送带10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斜导板11,可将设有多片支架90的输送座92送至沾胶装置侧,当输送座92在输送带10上移动时,在输送座92中的支架90会被斜导板11推向一侧,以便于送至沾胶装置中进行沾胶。
在沾胶装置上方设置有一可横向移动的推送座20,该推送座20可由横置的无杆气压缸21来控制移动,在无杆气压缸20的下侧设有夹合座30,该夹合座30是由后侧的夹合气压缸31(见图6)控制夹合,在夹合座30的下方设有旋转座40,并于旋转座40后侧设有一移动座50,该移动座50可由移动气压缸51控制升降而带动前侧的旋转座40及夹合座30移动。
另在夹合座30的前侧设有上胶轮60,该上胶轮60可由一侧的电动机61带动旋转,同时在上胶轮60表面沾附有胶液,而可供支架90前端的凹槽91沾胶。
参看图2,在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有关本实用新型沾胶装置的整体结构配置状况,其中夹合座30设置在旋转座40上,因而可由旋转座40带动夹合座30旋转,该旋转座40则装设于后侧的移动座50上,可由移动座50带动作上下移动;又在旋转座40的前侧设置有一个由电动机61带动转动的上胶轮60,该上胶轮60装设在一移动座62上,又该移动座62装设在一水平设置的滑轨63上,因而可以通过下方的移动气压缸64来控制移动,另在移动气压缸64的一端设有一调整螺栓65,可精密地调整移动气压缸64的移动行程,进而控制上胶轮60的移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章明,未经陈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